为什么每次吃饱就想吐


家住遵义的小刘今年刚刚步入人生的黄金时期,年仅27岁,然而他却饱受肠胃问题的困扰已经长达两年之久。不论品尝何种美食,不久之后就会出现令人不适的反胃呕吐现象。这种情况让小刘精神不振,身体日渐消瘦,甚至还引发了焦虑等精神症状。面对反复出现的问题,小刘多次求医于各大医院,然而症状依然未能得到显著的改善。

最近的一次饭后呕吐,让小刘再次踏入了贵州省第二医院的大门。经过贵州省第二医院肝胆胃肠疝科专家的仔细诊断,小刘终于找到了困扰他的病源——食管裂孔疝导致的胃食管反流。

食管裂孔示意图展示了胸腔与腹腔之间的构造,其中有一层薄薄的膈肌作为分隔。食管正是穿越这层膈肌抵达腹腔。食管裂孔疝作为一种常见的消化系统疾病,往往是因为种种原因导致食管裂孔扩大,使得胃通过扩大的裂孔“误入”胸腔。

经过手术前后的对比,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食管裂孔手术修复前后的差异。“正常人的食管裂孔并无大的缝隙,仅允许食管顺畅通过。而在小刘的案例中,由于膈肌退化,食管裂孔直径竟然达到了5厘米。餐后腹压升高,部分胃肠被‘吸入’胸腔,这才导致了她的反胃呕吐症状。”贵州省第二医院肝胆胃肠疝科的曹刚解释道。

在确定了病因后,贵州省第二医院的肝胆胃肠疝专家团队迅速为小刘安排了手术。通过修补食管裂孔并放置补片进行胃底折叠抗反流措施,小刘的饭后呕吐症状得到了完全的缓解,现已康复出院。

曹刚特别提醒公众,如果长期出现反胃、烧心、呕吐等症状且用后无明显改善,可能是患上了食管裂孔疝。他建议这类患者及时到医院进行专业的检查,避免延误治疗。尤其需要警惕的是,虽然小刘的情况较为年轻,但食管裂孔疝更多见于40岁以上的,特别是那些慢性咳嗽和长期吸烟的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