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有伴奏唱歌跑调


近期音乐综艺节目频频引发关注,从公开播放歌手的无伴奏原音到全直播的演出形式,都成为了热门话题。不少观众在观赏后会疑惑:“为什么我唱歌总是会跑调?”事实上,生活中有一些人虽然跑调却热爱唱歌,对于他们的这种情况,许多人可能会好奇其背后的原因。

经过深入了解,我们发现这种现象其实是一种病,名为“失歌症”。这种病症的患者在唱歌时常常无法准确控制音准,但他们自己往往意识不到这一点。为什么会得这种病呢?研究指出,约有10%的人先天就存在音乐感知的障碍,这其中又有4%是先天性对音调精细识别的失敏。研究表明失歌症与大脑功能区域的发育或病变有关。

音准感是唱歌的重要因素,它分为绝对音准感和相对音准感。拥有音准感并不等于唱歌就不会跑调,因为音准控制涉及到多个环节,听觉感知只是其中的一小部分。失歌症患者的表现多样化,有的人听力、智力和记忆力都正常,但却缺乏音乐感知力;有的人则误判歌声,不知道自己走调。

研究还发现,失歌症患者的脑部扫描结果异常,约50%的患者存在韵律识别障碍。人类的右侧大脑半球负责音乐、节奏等,多种因素包括遗传因素异常会导致音乐感知障碍。左侧大脑半球的某些区域如左颞叶前部病变后,也可能导致失歌症的症状。

不同的脑部功能区受损会导致不同类型的失歌症表现。例如,表达性失歌症是由于唱歌能力的损害;接收性失歌症则是区分不同旋律的能力障碍。至于如何纠正跑调,其实一个人如果能感知、表达和记住音乐的旋律就不会跑调。但对于先天性大脑功能区域发育异常的人来说,即使经过训练还是可能会跑调。

尽管如此,艺术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唱歌跑调并不意味着不能享受音乐的乐趣。不论你是否擅长唱歌,都可以尽情地享受音乐带来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