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阳蛾为什么不是蝴蝶
我使用的是超长工作距离的物镜,配合消色差金相物镜,进行平场复拍摄。对于一般的微距和超微拍摄,我通常使用10倍以下的设备,例如佳能65mm镜头。但若想达到10倍、20倍甚至50倍以上的放大效果,则需要特殊装置。我曾用此设置拍摄过跳珠标本,10倍拍摄,画面经过裁切。图出自摄影师YIEN@Xmato的巧手。
对于更高级的设备,我选择了尼康D810(850)相机搭配200mm手动长焦镜头,并辅以20倍的三丰金相物镜。我将物镜与长焦镜头接驳,用作管镜头进行拍摄。为了确保拍摄质量,弥散圆直径至少要覆盖APSC传感器。我也曾拍摄过佛罗里达跳珠成体前蜕的皮,使用20倍镜头捕捉其细节。
在我的DIY云台中,最小移动精度达到了0.2μm,因此只需步进1μm即可。由于景深非常浅,大约只有5μm,我们需要借助步进云台来移动相机。同样的,我也用它拍摄过佛罗里达跳珠成体蜕皮的过程。
我的物镜对焦距离很短,只有10-30mm,因此我常常使用纸、乒乓球等制作柔光罩,效果非常显著。在拍摄过程中,我会前后移动云台以估测景深,然后计算拍摄张数。太阳蛾翅膀的美丽部分,我使用闪光灯进行打光,捕捉其细节。
对于天堂凤蝶蓝色闪耀的部分,我采用直接打光的方式。其翅膀上的鳞片具有与瓦片相似的疏水结构。同样的,日落蛾翅膀的鳞片也在20倍镜头下清晰可见,每一步进都是微小的移动。蓝闪蝶翅膀的背面在闪光灯斜入射角的打光下展现出独特的美感。
拍摄过程中,我尝试不同的光线处理方式,包括闪光和常亮光长曝光。如果入射角度合适,照片的细节会更加突出。太阳蛾翅膀的鳞片以及蝴蝶鳞片的颜色属于干涉色,需要柔和的光线来展现其美。
某些标本如绿带翠凤蝶翅膀背面和的质感需要更高的倍数和特定的光线处理才能展现出其独特之处。常亮光源、长曝光时间和特定的柔光工具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手段。
显微摄影是一项考验耐心的技术,但每一次突破技术的成就感与快乐难以言表。摄影带给我更多的是一种精神寄托和人生感悟。无论是偏振光晶体透射拍摄还是柠檬酸结晶的捕捉,我都深感其乐趣无穷。图同样出自摄影师YIEN@Xmato的巧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