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氏的氏的笔顺怎么写
“佗”字,读音为1.Tuó。其含义丰富多样。
(1)同“馱”,意为负载、负荷。如“佗负”,即承载重物。
(2)在美学上,佗字有着美和优美的含义。如“佗佗”,形容佳丽美艳之态。
佗字还有雍容自得的姿态,如《诗经》中描述的“委委佗佗”,形容行走的姿态优美,体态。
(3)又与“驼”字相通,如“佗背”,指的是驼背。
(4)在古代,登伽佗是唐时骠国的一种货币名称。
(5)佗心通是佛教术语,意为他心通,指能洞察众生心中所思。
(6)作为姓氏,佗字源于春秋晋国大夫公佗世卿,以及卫庾公之佗之后裔。
(7)人名中,如秦朝的尉佗、南越国的赵佗,以及东汉末年的医学家华佗等。
(8)地名方面,广东省龙川县有一个佗城镇,为纪念赵佗而得名。
在读音为2.tuō时,该字有如下含义:
(1)通“拕(拖)”,意为被覆,如“佗动”。
(2)通“拕”,意为拕拉。
(3)有添加的意思,如《诗经》中的“舍彼有,予之佗矣”。
当读作3.tā时,佗字用于词语如佗方、佗年、佗人等,表示其他、另外的意思。
在《荀子·非十二子篇》中,有“苐(次第)佗(其他的)其冠”的用法,即戴的是其他人的帽子,而非自己的帽子。
对于读音4.yí,佗字可通“迤”,如委佗,同“逶迤”。在《后汉•任光·邳彤赞》中,有“委佗还旅”的描述,意为曲折行貌。
举例来说,《现代汉语词典》只收录了“tuó(3音)”的音义,即“驮”。而《辞海》则收录了“tuó(3音)”和“tuō(1音)”的音义。从实际使用和汉语实践来看,将“tuó(3音)”和部分“tuō(1音)”的音义合并为《现代汉语词典》的“tuó(3音)”是可行的。承认“佗”同“驮”,从词性上分析,可以考虑将《辞海》中“tuō(1音)”的部分音义纳入“tuó(3音)”。而将“佗”同“他”“它”归入“tuō(1音)”似乎有些牵强,因为典籍中已将其读作“tā”音,且今天的“他”“它”更常读作“tā”音。
对于《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汉语工具书来说,淘汰掉“tuó(3音)”中的“美;优美”的释义,以及“yí”通“迤”的释义是应当肯定的,因为这更符合汉语的实际使用和词义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