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卤门跳动是什么原因?快来了解下吧!


宝宝卤门跳动,通常是指位于宝宝头顶前部、尚未闭合的软组织——卤门(即前囟门和后囟门)区域,随着心跳而出现有规律的搏动感。这是一种非常常见的生理现象,家长们不必过于担心。

卤门跳动的根本原因在于,这个区域是宝宝颅骨尚未完全骨化的部分,由软组织覆盖,相对比较松弛。由于这个区域下方紧邻着宝宝的心脏,心脏每一次有力的搏动,都会对周围的软组织产生轻微的震动或推动,从而形成可见的、有节律的跳动。这就像用手轻轻放在跳动的心口处能感觉到搏动一样,只是卤门位置的跳动更为明显。

这种跳动通常在宝宝清醒、情绪平静时更容易观察到,因为这时心率相对稳定。当宝宝哭闹、活动或发热时,心率会加快,卤门跳动也会相应增强。卤门跳动一般会持续到宝宝1岁到1岁半左右,随着颅骨逐渐骨化,这个搏动感会逐渐减弱并最终消失,直至囟门完全闭合。

总而言之,宝宝卤门跳动是正常的生理现象,反映了下方心脏的健康搏动,是宝宝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一个正常表现。只要宝宝精神状态良好,吃奶正常,生长发育顺利,就不用特别担心卤门跳动。当然,如果家长观察到宝宝的卤门跳动异常剧烈、持续不止,或者伴有其他异常症状,应及时咨询医生进行评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