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画幅到底是个啥?简单讲讲它到底有啥不一样!


全画幅相机,顾名思义,是指采用了全尺寸图像传感器(通常尺寸为36mm x 24mm)的相机。这种传感器尺寸与35mm胶片的大小相同,因此也被称为“全尺寸”传感器。与APS-C等其他尺寸的传感器相比,全画幅传感器具有以下几个显著的不同点:

首先,全画幅传感器的感光面积更大,这意味着它可以捕捉更多的光线。这使得全画幅相机在低光环境下表现更好,能够提供更高的图像质量。同时,更大的感光面积也意味着更宽的动态范围,能够更好地保留高光和暗部的细节。

其次,全画幅相机的镜头通常具有更大的光圈,这使得镜头的进光量更大,从而进一步提升了低光环境下的拍摄表现。此外,由于全画幅传感器的特性,全画幅镜头通常具有更好的光学性能,能够提供更清晰的图像和更少的噪点。

第三,全画幅相机的景深控制更加灵活。由于传感器尺寸较大,使用相同的光圈和焦距时,全画幅相机的景深通常比其他尺寸的传感器更浅,这使得摄影师更容易营造出背景虚化的效果,从而突出主体。

最后,全画幅相机的价格通常更高。由于传感器制造工艺的复杂性以及市场需求的影响,全画幅相机的成本较高,因此价格也相对较高。

总的来说,全画幅相机在图像质量、低光表现、景深控制和镜头选择等方面具有显著的优势,但同时也伴随着更高的价格。对于追求顶级图像质量的摄影师来说,全画幅相机是一个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