婴儿为什么一吃奶就哭


母乳喂养是每位母亲与宝宝之间最亲密的连接。每个妈妈都关心自己的宝宝是否吃到了足够的,是否足够充盈。除了奶少的妈妈会担忧不足,即使很胀、奶很多的妈妈,在喂奶时也会遭遇宝宝哭闹、不好好吃奶的困扰。

几天前,我遇到了一位妈妈寻求咨询。她的宝宝已经四个多月大,除了最初几天在医院喂了奶粉外,一直母乳喂养。宝宝生长发育正常。但妈妈反馈,从一个多月前开始,宝宝在吃奶时会出现拉扯、哭闹、蹬腿等行为。

经过详细的评估,我发现妈妈的奶量充足,宝宝在吃奶时吞咽有力,甚至在奶阵来临时,乳汁流速较快,宝宝来不及吞咽而发生呛咳。

深入了解后得知,妈妈为了工作,刻意延长了哺乳间隔到3-4小时左右才喂宝宝。当宝宝饥饿急切地吃奶时,已经胀满,乳汁流速过快,宝宝难以跟上。这种经历让宝宝感到不适,表现出哭闹等反应。

那么,为什么乳汁流速会有快慢之分呢?

奶量不同是一个关键因素。一些妈妈频繁喂奶后吸奶挤奶,刺激产奶速度加快,乳汁更多,流速也会更快。而刺激不够的妈妈,乳汁生产速度较慢,流速相对更慢。

喂奶间隔也是一个影响因素。当间隔较久时,更加胀满,一旦开始喂奶,奶的流速会更快。反之,间隔时间短,尚未产生大量乳汁,流速也会相对较慢。

喷乳反射(奶阵)也是一个重要原因。当宝宝或妈妈使用吸奶器吸奶、手挤奶时,会触发催产素释放,促使腺泡上皮细胞收缩挤压,让乳汁流出。此时会有更多的乳汁快速而出。没有奶阵时,乳汁的流速则较慢。

过度胀满并不一定会让喂奶更加顺利。即使看起来很胀、奶很多,大部分妈妈可能会感觉更有安全感,但过快的乳汁流速可能会带来很多问题,如宝宝难以摄入足够的前奶和后奶、因难以控制流速而呛到、吐奶、胀气等。亲喂时妈妈的乳汁流速过快可能会导致疼痛等问题。这些问题不仅让宝宝感到不适和紧张,也会让妈妈感到困扰。因此当遇到乳汁流速过快的情况时可以尝试以下方法改善:适当减奶、调整衔乳姿势、利用后躺式哺乳以及按需哺乳等以更好地满足宝宝的需求并缓解相关困扰。如果你在阅读过程中有任何疑问或面临类似的问题可以尝试寻求专业咨询以获得更多帮助和指导让我们一起为母乳喂养之路加油打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