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户是甲方还是乙方
1. 甲方和乙方的合作总是严谨而细致,媒体背景的甲方对细节一丝不苟,乙方出身的甲方则对价格敏感度极高。长期作为甲方的企业,其企业文化往往十分鲜明。
2. 甲方对乙方的才华抱有疑虑,而乙方则对甲方的财力心存疑虑。
3. 在预算有限的情况下,甲方对乙方的要求往往更高,因为每一分钱都希望物超所值。
4. 当甲方表示预算视创意而定时,这往往意味着乙方需要灵活应对,因为这种情况往往意味着预算并不稳定。
5. 甲方不主动申请更高预算,可能是因为他们更倾向于节约开支。
6. 很多时候,甲方更倾向于直接看到创意而非过多地听策略讲解。
7. 乙方的行业洞察通常基于广泛的信息搜集和筛选,而非独家秘笈。
8. 乙方提供的策略往往被视为附加服务,甲方如有需要则采用,无需支付额外费用。
9. 平均而言,每听到两家的乙方提案,甲方就会听到一个相似的创意,这反映了市场上的创意共享现象。
10. 甲方在交流中表现出一定的谨慎性,避免过多干涉乙方的创意过程,以免影响最终结果。
11. 连续听一天的提案对于甲方来说,就像经历了一场长时间的旅程。
12. 大公司的乙方团队训练有素、条理清晰,但有时甲方并不需要听到详细的做事方法。
13. 即使乙方误价给甲方,甲方也能迅速理解并应对。
14. 当甲方说「不显好」时,其实是在表达他们没有明确的意见或要求。
15. 当甲方说「这方面你们更专业」时,可能是因为他们在犹豫或未做出决策。
16. 甲方通常不喜欢被称呼为哥、姐、老师等,同时也避免直接称呼乙方员工名字。
17. 当甲方说「需要你们帮忙重点想想」时,这通常意味着他们自己没有足够的时间或资源去处理。
18. 乙方所说的「今晚」完成常常会拖延到明天早上,但甲方对此早已有心理准备。
19. 当乙方说「我们想想吧」,往往不会进行认真的思考和策划,但甲方也已做好心理准备。
20. 甲方的「我再申请增加预算」通常不会真正增加预算金额,乙方也已预见到了这一点。
21. 甲方说「你们想想吧」可能意味着他们没有预算或正在考虑节约成本,乙方对此已有心理准备。
22. 默认情况下,甲方认为乙方的年度规划是不需要额外付费的。
23. 当甲方要求乙方进行宏观规划时,这通常意味着他们即将面临向上级的汇报。
24. 在工作中过于追求完美的人可能不适合做乙方或甲方的工作。
25. 对于工作的较真态度会使甲方的压力增加;对于工作认真负责的乙方反而能以更轻松的态度应对。
26. 甲方的潜意识中判断乙方是否上心的方式之一是观察其是否在朋友圈分享工作软文。
27. 乙方的朋友圈中往往存在一个特定的分组用于分享工作相关内容。
28. 甲方看到的朋友圈中乙方的动态往往不完全真实或可能是出于某种原因分享的。
29. 无论是甲方还是乙方都从事着一种特殊的劳动形式——既是脑力劳动又是体力劳动。
30. 很多人在工作后都会希望有机会从乙方转到甲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