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漂浮时浮力等于重力
在中学物理学科中,“浮力”这一章节的内容堪称中考的“重头大戏”。从选择题到填空题,再到实验题和作图题,都少不了对浮力的深入考察。特别值得关注的是,浮力和压强常常作为中考物理以及初二物理期末考试的压轴题出现。对于正在初二学习的同学们来说,这一章节无疑是期末复习的重点之一。
细心观看视频的同学会发现,视频内容涵盖了诸多与浮力相关的实例。诸如孔明灯、飞艇、气球的上浮现象,人在海中游泳时的受力情况,远处船只的浮力表现,还有深海中鱼的浮沉原理,以及潜水艇的浮力应用等。
谈及浮力这一章,有两个重难点需要特别关注:一是求浮力的四个公式及其选择应用;二是物体的浮沉条件。
接下来,针对浮力的几个关键点进行解读:
1. 孔明灯以及飞艇、气球的上浮原理,关键在于采用比空气密度小的气体,使得这些物体所受的浮力大于其重力,从而实现上浮。孔明灯内部的空气被加热,热空气密度小,而飞艇、气球则是直接充入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
3. 鱼通过改变自身体积来调整浮力。鱼肚子里的鱼鳔可以吸入或气体,使鱼肚子变大或变小,从而改变浮力,实现上浮或下沉。
4. 潜水艇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上浮或下沉。其外壳为钢铁制造,体积不能变化,因此在水面下所受浮力是固定的。通过吸入或水箱中的水来改变潜水艇的重力。
5. 关于“船”的浮力问题,需特别注意“排水量”的定义,即轮船满载时排开水的质量。这里的“排水量”指的是质量而非体积。这一点需牢记,以免在运用阿基米德原理公式时出错。
所有关于本章的基础知识,已经由一线教师精心整理总结在《3初中物理(压强和浮力)基础知识系统归纳》中。这套《初中物理基础知识系统归纳》涵盖了所有初中物理的重要知识点、技巧和方法,并对重难点进行了明确标注。对于初二、初三学生的物理学习和期末复习来说,这是一份非常实用且有帮助的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