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上海喜欢骑单车


置身于繁华的上海徐泾北城地铁站,每天数以万计的人们从这里出发,前往城市的各个角落。地铁站外,整齐排列的共享单车和电动自行车成为了这座城市独特的风景线。我们不禁好奇,为何在这公共交通发达的大都市,仍有众多市民选择骑行(无论是自行车还是电动自行车)作为出行方式呢?

在徐泾北城地铁站附近,小区林立,离得不远的地方便是我朋友的家。每次我从闵行莘庄前往朋友家时,往往会选择先乘坐地铁至虹桥,再转至徐泾北城,最后骑行共享单车赴约。

尽管徐泾北城地铁站附近设有公交线路经过朋友小区,但我却更倾向于选择骑行。原因有二:其一,公交车的等待时间往往较长,而我骑自行车则能更快到达目的地;其二,那路公交车并非直达朋友居住的小区,需要绕行一段距离,相比之下,骑行的距离更短,更为便捷。

若你居住在这一区域,或许也会有相同的感受。当面对以下情境时——你的小区没有直达地铁站的公交车、需要步行较远才能搭乘到直达地铁站的公交车,或者乘坐公交车的时间远大于骑行时间,你会如何选择前往地铁站的方式呢?

显然,大部分居住在地铁站附近的市民会毫不犹豫地选择骑行。无论是骑电动自行车还是共享单车,不仅时间成本低,而且经济成本也相对较低。

近日,看到不少评论指出,上海对电动自行车的严厉整治是因为公交车乘客稀少,希望通过整治使更多人选择乘坐公交车,从而提高公交企业的收入,减轻财政压力。

作为一个生活在这座城市的外乡人,我并不能确认这一观点的正确性。但我深知,无论生活在哪座城市,如果公共交通更为便捷、成本更低,绝大多数市民都会选择乘坐。特别是在上海这样的国际化大都市,停车难已成为常态,因此我更倾向于选择公共交通。如果市民更倾向于骑行,那么这附近的公交服务或许存在某些不便之处。

若真的存在这种对市民出行造成不便的因素,那么在此情况下严厉打击电动自行车出行的方式,恐怕有些过于强硬,忽略了市民的实际需求。毕竟,方便市民出行才是城市管理的根本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