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胖子出汗有味道
( 河南中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男科副医师 李俊涛分享)对于肥胖的人群,常常出现稍微运动就大汗淋漓的情况,甚至在天气炎热的时节,即便不活动,额头上的汗珠也会不断滑落。这并不是因为胖人特别怕热,而是因为气虚的缘故。
气是津液的,具有固摄作用,能够防止津液无故丢失。汗液也是津液的一种表现形式。通常情况下,汗液被气“封存”在人的体表之下。如果体内气虚,封存的力度不足,汗液就无法被有效固摄,容易外泄,如同开闸的洪水一般。
除了肥胖的人群,一些大病初愈或过度劳累的人也容易气虚,自汗不止。我曾遇到一位企业老总,他身体虚弱,容易出虚汗。在诊室谈话的短短十几分钟内,他不断用纸巾擦拭脖子和额头上的汗珠,而我却因为他比我多穿了一套白大褂也没有觉得有多热。
通过观察他的体貌特征——大腹便便、肤色白皙、容易倦怠乏力,我告诉他这是身体气虚的表现,肌表腠理不固,导致汗液外泄。最根本的解决方法是补气。
说到补气,黄芪是首选材,不仅具有补效,还能敛汗。明朝医学家张景岳曾称赞它:“气虚而难汗者可发,表疏而多汗者可止。”黄芪味甘、性微温,效果非凡,且价格亲民,是最常用的补气。
我向这位老总推荐了一个简单有效的补气方子:黄芪20克,大枣5枚,浮小麦39克,每日煎汤一大碗,像喝茶一样饮用。方中黄芪是主力材,具有补气效果,同时浮小麦味甘、性凉,能够消除虚热、止住虚汗。大枣则具有补虚益气、养血安神的功效。这三味材都是常见且价格实惠的品。这位老总服用一周后效果显著,费用也不到30元。
黄芪除了补气效果好外,还具有扩张血管的作用。如果每天大剂量使用超过30克来泡黄芪茶饮,体质虚胖的高血压患者还可以降低血压,有效预防中风和高血压。
如今男性因应酬多、运动少导致身体逐渐发福、体力不足的现象较为普遍。有些人虽然看起来强壮,但稍微活动就气喘吁吁、大汗淋漓,这就是气虚的表现。要想改善这种状况,除了使用黄芪补气外,还需要增加运动量。顺应气的本性,让气得到充分的固养。不过需要注意的是,黄芪性温补,容易上火,因此旺、口腔溃疡或干燥者不宜使用。普通人在服用前应先咨询医生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