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鱼片有寄生虫吗
无需烹调的刺身,以其鲜美的三文鱼和吞拿鱼深受食客们的喜爱。因其未经熟化处理,消费者对其中可能存在的寄生虫产生了疑虑。
在2019年4月的测试中,共测试了50款标明为三文鱼和吞拿鱼的刺身产品。其中,31款声称是三文鱼(亦称鲑鱼),19款声称是吞拿鱼(亦称金枪鱼)。涉及的品牌和商家包括焱丸水产、元気寿司、争鲜、鱼尚、居食屋和民等知名超市和餐饮店。
这次测试对产品的品种鉴定、寄生虫及虫卵、重金属含量、兽残留量等四个关键指标进行了评估,用以对比这些产品的真实性和安全性。
测试结果发现,元気寿司的吞拿鱼和鱼尚的三文鱼中存在寄生虫,其中前者同时发现了虫卵。稻庭养助这款产品的品种鉴定结果并非来自大西洋三文鱼,而是虹鳟。
关于三文鱼的品种问题,2018年曾引发过热烈讨论。当时,有关我国青藏高原养殖的三文鱼是否应被纳入三文鱼的讨论不断。虽然《生食三文鱼》团体标准将虹鳟鱼列入三文鱼类,但消费者对此并不买账。
在重金属方面,测试的49款三文鱼及吞拿鱼中检出了甲基汞,其中10款吞拿鱼的含量超出了标准规定。这引发了人们对刺身通过食物链积累重金属所引起安全问题的关注。
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元気寿司的吞拿鱼刺身未检出甲基汞,而稻庭养助这款虹鳟的甲基汞含量却高于大部分大西洋三文鱼。19款吞拿鱼全部检出甲基汞,部分商家的产品甲基汞含量甚至超过了香港法例标准和国际设定的上限。
关于刺身的安全知识普及也是非常重要的。建议消费者不要生吃淡水鱼,因为其寄生虫感染风险较高。在品尝刺身时,佐以酱油、醋、芥末等调料并不能有效杀死寄生虫。特别是孕妇,应尽量少吃深海鱼类,以避免重金属对胎儿的影响。
如果没有进行低温冷冻处理的条件,不建议自行购买活鱼制作刺身。想生吃海鲜的话,应该从可靠渠道购买,如主流超市或口碑良好的电商。
特别提醒:在享受美食的食品安全同样重要。请广大消费者选择安全、卫生的食品,保障自己和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