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历宝钞为什么是邪书
此书名为《玉历宝钞》,在旧时昆明流传甚广。无论是道观,还是街头巷尾的普通纸烛店,常可见其身影。对于老一辈的昆明信教群众而言,此书具有特殊的意义。昆明人的多元且包容,既有佛教,也有,甚至还有其他的元素,难以明确区分。《玉历宝钞》这类融合了佛道思想、劝人行善积德的书正好契合了他们的精神需求。
更神奇的是,这本书的来历充满传奇色彩。据说源自辽朝太平年间的一位修士淡痴的奇遇。某日,他在一次独自的漫游中,意外地闯入神秘之地,得到冥王的赐予——《玉历宝钞》。相传玉帝见下界苍生不明事理,违背天命,重重孽,决定派遣合适之人将天命律令及地狱形状记录成册,带到凡间世人。淡痴被选中,从阴间带回这部奇书。
《玉历宝钞》的内容丰富多元,取材于佛道儒家,但其宣扬的一些观点并不被正统的佛道儒所接纳,甚至遭到非议。尽管如此,它在昆明却颇受欢迎。昆明的一些信教老妈妈擅长讲解《玉历宝钞》,并从中衍生出一些独特的风俗习惯,比如专在妇女中流行的“填库银”。这一风俗仅在昆明可见,指的是向阴司里存钱,一是为了偿还宿债,二则是为了在阴司积蓄财产,以便死后享用。
除了原著,《玉历宝钞》还衍生出其他相关书籍,如摘抄本、注解本、感应篇等。我曾在一旧书店发现一册《玉历钞传》,应是晚清时期的印本。这本书解释并发挥了《玉历宝钞》的内容,内页虽陈旧,封面缺失,但经人修补后重新装订,依然古朴有趣。书中还附有许多木刻插图,让人不禁沉浸其中。
《玉历宝钞》及其衍生书籍在昆明文化中占有重要地位,反映了昆明人的习惯和文化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