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啖荔枝三百颗全诗
在人的心中,荔枝始终是高级水果的代表,其甘甜、、色泽晶莹的特质深受消费者们的喜爱。
尽管荔枝味道甜美,但保鲜却颇具挑战。千百年来,荔枝在文人墨客的诗篇中,被赋予了一层奢华的色彩。历史上的故事,与王侯将相息息相关,且时常带有一丝幽默。
妃子的笑,荔枝的魅力
“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杜牧的诗句流传千古,现今读者多联想的是唐玄宗为博杨贵妃欢心,千里快递荔枝的宫廷往事,体现了宫廷生活的奢华与荒唐。
我们回望历史,或许杨贵妃品尝的并非新鲜荔枝。
清朝史学家张岱在《夜航船》中记载,唐天宝年间,为满足贵妃对鲜荔枝的喜爱,涪州每年都会通过驿站递送,七日七夜才抵达长安,人马皆疲。白居易在《荔枝图序》中描述了荔枝的特性——离枝一日色变、二日香变、三日味变。这反映了古代保鲜技术的局限性。
而今我们的荔枝品种有所演进,保质时间得以延长。但过去即便“七日到达长安”,其果质也难以满足贵妃的期待。据此推测,杨贵妃所食之荔枝很可能是加工过的果脯。
为了确保新鲜荔枝远道而来,古人可是费尽心思。
资料记载,乾隆年间曾有将带土带水的荔枝树用桶栽的方式运送至通州,待果实成熟后再进献给皇帝及王公大臣们享用。
清代皇帝与荔枝
在《哈密瓜、蜜荔枝底簿》中详细记载了清代宫廷水果分配情况。例如乾隆四十七年,皇帝初二日摘下十一个荔枝,而后的分配中,阿哥们、后妃们、重臣们各有所得。从侧面展现了皇家生活的一角。
无论是年羹尧的四枚荔枝还是直的“闭嘴”趣事,都展现了荔枝在当时的特殊地位和影响力。
现代荔枝市场的繁荣
如今,2018年我国荔枝产量近300万吨,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丰收年。这庞大的数字意味着全国平均每人都能品尝到不少。
借助互联网的东风,昔日的宫廷珍品如今已飞入寻常百姓家。以广东茂名为例,荔枝电商的迅猛发展让消费者品尝到新鲜的荔枝成为现实。
丰收背后也面临挑战。如保鲜技术研发、运输成本降低等问题仍待解决。专家建议应内销外销并举,尤其对于远距离运输的鲜果,低成本、快捷和无损运输至关重要。
无论是历史还是现代,无论是宫廷还是民间,荔枝始终是人们喜爱的佳果。其魅力不仅在于其口感和营养价值,更在于其背后所承载的文化和历史故事。
(黄博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