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黄芪和生黄芪到底有啥不同?这可都是补气的好东西,但用法可不一样哦!


炙黄芪和生黄芪确实都是补气的好药材,但它们在炮制方法、性味归经、功效和应用上都有所不同,因此用法也需要有所区分。

首先,生黄芪是指未经任何加工的黄芪原药材,性味甘,温,归肺、脾经。生黄芪具有补气固表、利尿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的功效。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以及气虚血滞的月经不调、疮疡肿痛等。生黄芪的药性较为峻猛,适合用于气虚较重、需要峻补的情况。

而炙黄芪则是经过蜜炙加工的黄芪,性味甘,温,归肺、脾经。炙黄芪的药性相对缓和,补气作用更强,且能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常用于治疗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等。炙黄芪的蜜炙过程使其质地更加酥脆,便于粉碎和煎煮,同时也降低了其峻猛之性,适合用于气虚较轻、需要缓补的情况。

总的来说,生黄芪和炙黄芪在补气方面各有千秋,但炙黄芪的补气作用更强,且能润肺止咳,适合用于气虚较轻、需要缓补的情况;而生黄芪的药性较为峻猛,适合用于气虚较重、需要峻补的情况。在使用时,应根据病情和体质选择合适的黄芪种类,以充分发挥其补气功效,同时避免不必要的副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