炙黄芪和生黄芪到底有啥不同?这可都是补气的好东西,但用法可不一样哦!
炙黄芪和生黄芪,都是我们常说的补气好药材,它们同源同种,主要区别在于炮制方法不同,这导致了它们性味、功效和适用人群有所差异。
生黄芪,顾名思义,就是未经任何处理的黄芪。它的性味甘,微温,主要功效是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生黄芪的药性较为生猛,补气力量较强,适合用于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血虚萎黄、半身不遂、痹痛麻木、痈疽难溃、久溃不敛等症状。
炙黄芪,则是经过蜜炙炮制的黄芪。蜜炙后,黄芪的药性变得缓和,甜味增强,补气作用更加突出,且具有补中益气、益肺止咳的功效。炙黄芪性温,味甘,主要功效是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生津养血。炙黄芪适合用于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血虚萎黄等症状。
总结一下,生黄芪和炙黄芪的区别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炮制方法: 生黄芪未经炮制,炙黄芪经过蜜炙。
药性: 生黄芪药性较为生猛,炙黄芪药性较为缓和。
功效: 生黄芪补气升阳、固表止汗、利水消肿、生津养血、行滞通痹、托毒排脓、敛疮生肌;炙黄芪补气升阳、益卫固表、利水消肿、生津养血。
适用人群: 生黄芪适合气虚兼有外感表证、气虚下陷较重、疮疡初起红肿热痛、血虚较重者;炙黄芪适合气虚乏力、食少便溏、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气虚水肿、血虚萎黄者。
因此,在使用黄芪时,需要根据自身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黄芪种类,这样才能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如果您不确定自己适合哪种黄芪,建议咨询专业的中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