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容模块多少一平方米
当提及水产养殖的情景,你是否首先联想到浩瀚的海洋或清澈见底的池塘?在东营市山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他们打破传统,以一种前所未有的方式将养殖业带入工业化时代。
在东营市的一处角落,坐落着东营市山海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的“大棚”。这里不同于传统的外塘养殖模式,他们采用工业化循环水养殖技术,不仅使水产养殖摆脱了对自然环境的依赖,更实现了每立方米水体可养鱼60公斤的惊人成绩,其成活率更是高达90%以上。据公司经理赵玉敏介绍,公司年产商品鱼达到15万斤,同时年繁育石斑鱼育苗达100万尾。
4月8日,走进这个特殊的“大棚”,只见八角形状的养殖鱼池整齐排列,池中石斑鱼游动,工人们正忙碌地筛选和分池。淡水石斑鱼原产自尼加拉瓜,后引进,其生长速度快、耐低氧、抗病力强。但特别的是,它对温度有严格要求,需保持在24—26℃之间。公司巧妙地利用海容模块保温材料,结合大棚的温室效应,确保鱼池水温常年恒定。
这个“大棚”不仅仅是保场所,更是现代化科技的集中地。配置的循环水养殖系统24小时不间断运行。该系统分为两套,每套系统配备六个养殖池和一个生物滤池。养殖水体经过高效过滤和生物分解后,再经过杀菌、增氧、曝气等处理后回到养殖池,实现水体循环利用。这样的模式大大减少了水体消耗,同时将残饵粪便的水用于种植莲藕、蔬菜等,成为有机肥,形成绿色生态循环。
赵玉敏表示,公司不仅致力于提升养殖技术,还积极探索新的养殖模式。他们被确定为东营示范基地,并依靠专业技术支持,打造环境友好型种养循环经济新模式。公司还研发出多种养殖模式,以适应不同层次的养殖用户需求。
在广饶县,农业的发展正步入集约化、标准化和特色化的轨道。该县围绕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为核心目标,不断优化农业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一批农业生产新模式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为了保障食品安全,广饶县大力开展无公害、绿色、有机品牌认证,支持各类经营主体注册商标。
目前,广饶县已有众多农业品牌在全市、全省乃至全国享有盛誉。全县的“三品一标”农产品达到113个,覆盖面积达28万亩。这不仅是农业发展的成果展示,更是对“舌尖上的安全”的坚实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