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老火车站为什么拆
今日,让我们一同走进历史,探访青岛火车站这座历经岁月洗礼的交通枢纽。与那些因缺乏长远规划而除的火车站不同,青岛火车站的建造历程堪称一部“现代与传统”的交融史。在短短的几十年间,它经历了两次重建,始终保持着其独特的魅力。
青岛火车站,作为“东方瑞士”的缩影,其美轮美奂的建筑风格令人流连忘返。始建于1899年,由德国设计师倾心打造,其德国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使得欧式钟塔成为游客们争相拍照的焦点。
这座火车站见证了青岛近百年的风云变幻。从德国到日本的,再到1949年6月2日回归的怀抱,青岛火车站成为了这座城市历史的重要见证者。
时光荏苒,青岛火车站的样貌也随着时代的发展而改变。上世纪50年代,人们注意到售票厅上醒目的红五星。而到了1993年,因应增设胶济铁路复线工程的需求,青岛火车站进行了首次大规模的改建。
改建后的车站,既有德式老火车的复刻,又在北侧建起了融合蓝色玻璃幕墙元素的候车大厅,呈现出一种别样的混搭风格。
随着2006年的到来,为适应青岛经济的快速发展和迎接奥帆赛的举办,青岛火车站再次启动了大规模的改造工程。此次改造不仅保留了1993年改建时的钟楼及售票厅局部,更是对从售票厅到贵宾室间的建筑进行了全面的拆除重建。
改造过程中,2006年12月10日的那次爆破成为了人们茶余饭后的谈资。而随着改造的深入,2007年铁道大厦的爆破更是成为了当时全国关注的焦点。
时光荏苒至2008年,新修建的青岛火车站于北京会前夕正式开放。新站以一字形建筑平面为主,包含地上三层和地下两层共五层楼的结构设计。其独特的“u”形布局和国内最大的地下候车厅设计令人眼前一亮。
如今,青岛火车站以一种全新的面貌展现在世人面前。其设计风格统一和谐,不仅延续了德式风格,还展现出一种现代化的美感。
值得一提的是,2017年12月2日,青岛站因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被列入第二批20世纪建筑遗产名单。每当有游客来到青岛,看到这座充满异国情调的车站时,他们或许不会想到这背后所经历的种种变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