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故事大全100字
在昔时的江南,碧水环抱的杨家村里住着杨福夫妻俩。杨福本为木匠,然而其心向织布,后竟习得一手精湛的织布技艺。其妻王氏,勤劳聪慧,除操持家务外,还能助夫纺纱。
两人婚后二十余载,虽未育有子女,却未闻闲言碎语萦绕于耳。村中传言王氏为“绝嗣女”,但杨福仍对她如初见般温柔。
清明时节,杨福夫妻辛劳半载,织就一匹上等湖绸。这布料如雪细腻,纹路清晰如画,阳光下泛着淡淡的光泽,爱不释手之余,杨福估价五两银子。
翌日清晨,杨福带着这匹布料前往镇上集市。熙熙攘攘的市集上,一袭绸缎装束的中年人仔细端详了布料后,表示想要购买。然而当听到杨福的定价后,他犹豫了。
一位身着灰布长衫的老妇人缓缓走来,她对布料赞不绝口,并出价六两银子欲购之。她表示想为重孙女置办嫁衣。在杨福的犹豫中,老妇人以理说服了他,并付了银子将布料买走。
杨福回家后将此事告知王氏,虽心有忧虑,但也为得银两而欣慰。不久后,王氏竟有身孕。二人年近半百得子,实为村中奇事。
孩子出生后,杨福为其取名杨顺,寓意一生顺遂。杨顺聪慧异常,年少便显露头角。在成长的岁月里,他多次梦到一个老婆婆,而这个梦也让他们想起了当年的老妇人。
时光荏苒,杨顺不负众望,中得状元。而后拒娶宰相之女,选择了村中的小菊姑娘为妻。小菊的祖母竟是当年买布的老妇人。
老妇人年轻时也是织布高手,她一眼看出杨福的布料不凡。当得知杨福不愿将其用于做寿衣时,她便决定购买并用自己的智慧帮助这对夫妻家业兴旺。
在得知当年事情真相后,杨顺深感缘分天定。后来他与小菊完婚时,穿上了御赐锦缎喜服和自家湖绸制成的盖头。这种喜气连绵不断,传承到了民国年间。
如今在江南水乡,人们常常传颂着杨家的故事和家训:“宁可一世清贫,不可一日不善。”一块布匹虽小却承载了无数缘分与善念的故事被世人传颂不衰。命运往往因一个善念和坚持而改变这是老天爷的妙算也成为了村民们信奉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