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平乐村居村居是什么
一日,我于窗前,耳边突然传来稚嫩的童音,细听之下,原来是外甥女正在诵读辛弃疾的《清平乐·村居》。
宋代大诗人辛弃疾的作品:
茅屋低矮紧靠溪流,青草悠悠。醉意中吴音相映成趣,白发翁媪笑谈风生。
大儿子在溪东锄豆劳作,二儿子织鸡笼忙得不亦乐乎。最让人喜欢的是小儿无忧无虑,悠闲地躺在溪边剥食莲蓬。
看着外甥女一字一顿地诵读,我不禁微笑。她显然在不理解词意的情况下生硬地背诵,有些吃力。于是,我走过去,向她解释词意,引导她想象那五口之家在宁静农村的幸福生活场景。
这首《清平乐·村居》是辛弃疾晚年遭遇排挤和打击时所作。当时他壮志难酬,闲居上饶农村。早年,他便拟在上饶建庄园,安置家人。他在淳熙年间亲力亲为设计了庄园的格局,并说:“人生在勤,当以力田为先。”因此他给自己的庄园取名为“稼轩”,也自号“稼轩居士”。这首词正是他在带湖闲居期间的作品。
作为南宋的抗金主战派,辛弃疾一生以恢复中原为志,以建立功业自许。他的信念未尝磨灭,将满腔激情和对命运的关切寄予词中。他的词作风格沉雄豪迈,以豪放为主。但在远离抗金前线的村庄,他感悟到金戈铁马与现实无奈的落差。如今他闲居于此,更多感受到的是和平宁静的农村生活。
现在,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其乐融融的五口之家吧!
这首词用白描手法描绘了农村的乡土风俗,呈现出清新的宁馨风格。词的上阕描述了五口之家在低小茅屋的生活环境,溪边青草盎然。下阕则描绘了三个儿子不同的劳作形象和最小的儿子顽皮可爱的情景。
人生的壮志难以实现,待到光阴逝去,淡看人生时,才明白:清淡的欢愉才是最宁静温暖的人生。辛弃疾笔下的农村生活剪影,展现了农村生活的生机和情调。这不就是生活的曼妙身姿吗?给我们带来了不同的惊喜和意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