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有什么忌讳


清明时节,桃花笑语,野田荒冢却生愁思。此乃二十四节气中春日之佳节——清明。此时草木萌动,鸟语花香,正是踏青赏春的良辰美景,因此人们亦称其为“踏青节”。清明节不仅是一种节气,更承载着深厚的祭祀传统,是千百年来流传下来的文化习俗。

清明节,是对先祖的缅怀,体现着孝道文化的精髓。然而岁岁清明,今年却别有一番意味。今年清明节乃是六十年一遇的特殊日子,按照干支纪年法,今年清明节的轮回周期尤为漫长。因闰月的缘故,今年清明又成了“无春清明”,民间对此有着“无春清明不上坟”的俗语。

除了这些特殊之处,根据老黄历,今年的清明还是所谓的“破日”。在民间,人们依据“建除十二神”来选择吉日。这十二神每日轮值,被认为影响着人们的运势。在民俗中,“破日”被视为“凶日”,认为诸事不宜。故而,清明节这一天我们需留意避忌某些事项。

今年清明尤为特殊,无论贫富,都应牢记“一不去、放、做”,以求平安顺遂。清明节是祭祀先祖的重要日子,与中元节、寒衣节、上巳节并称为“四大鬼节”。在这些鬼节里,人们普遍认为不宜去阴气过重的地方,如荒郊野外和医院等。这些地方易招致霉运,对事业和健康不利。

清明节扫墓上坟是重要的祭祀活动。民间有“前三后四”的习俗,即在清明前三天或后四天进行祭祀。因为清明当天扫墓的人众多,易造成交通拥堵。上坟时需备齐香烛纸钱和供品。但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供品并不适宜上坟。如草莓、石榴和梨等水果因谐音原因而被认为不吉利。

关于言辞的选择:在清明节这个尽孝追思的日子里,我们通常怀着悲痛的心情。尽管如今清明是法定节日,但仍然不是一个适合说“快乐”的日子。我们应避免对他人说“清明节快乐”,以免造成不必要的误解。

关于上坟的礼仪:上坟祭祀是庄重且神圣的仪式。在此期间,手机应收起不拍照留念并避免随意发布于朋友圈。在上坟时请着装得体、避免在坟前嬉戏打闹。这是对逝者的尊重也是个人修养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