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舟记》逐句精译,带你领略古人巧思!


《核舟记》是中国明代文学家魏学洢创作的一篇记述微雕艺术的作品。以下是对《核舟记》的逐句精译,带你领略古人巧思:

"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一船,一舱,一篷,一橹,一帆,一舟子,可作三焉。"

舟的首尾长度大约八分多一点,高度大约相当于两粒黍米。船中间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竹篾做的篷盖覆盖着。一艘船,一个船舱,一个篷盖,一个船桨,一个帆,一个船夫,可以看作是三个部分。

"中轩敞者为舱,箬篷覆之。一船,一舱,一篷,一橹,一帆,一舟子,可作三焉。"

船中间宽敞的部分是船舱,用竹篾做的篷盖覆盖着。一艘船,一个船舱,一个篷盖,一个船桨,一个帆,一个船夫,可以看作是三个部分。

"舟中坐三人。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佛印居右,鲁直居左。"

船上有三个人坐着。中间戴着高帽、有很多胡须的是苏东坡,佛印坐在右边,黄鲁直坐在左边。

"左倚一桡,右倚一物。居右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松枝,右手攀一枝梅。"

左边靠着一条船桨,右边靠着一件东西。右边的人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松枝,右手攀着一枝梅花。

"居中者椎髻仰面,左手倚一横枝,右手抚膺而歌,歌曰:‘满载明月归去,何似在人间?’"

中间的人梳着椎形发髻,仰着脸,左手倚着一根横枝,右手抚着胸口唱歌,歌辞是:“满载明月归去,何似在人间?”

"舟尾横卧一楫,楫左右各一窗,窗左刻‘水波不兴’,右刻‘清风徐来’,窗上各刻一圆圈,圈中点一点,如星如月。"

船尾横放着一支船桨,船桨左右各有一扇窗户,左边的窗户上刻着“水波不兴”,右边的窗户上刻着“清风徐来”,窗户上各刻一个圆圈,圆圈中点一点,像星星像月亮。

"舟首尾各一窗,各刻篆文‘天梯云梯’。其船背高起处,缺一窗,盖为出通风所也。"

船的首尾各有一扇窗户,各刻着篆文“天梯云梯”。船背高起的地方缺一个窗户,大概是用来出通风的。

"舟中雕栏相望,各为掩映。"

船中的雕花栏杆互相观望,各自掩映着。

"雕栏左右各一,栏柱各一,栏板各一,栏柱上各刻龙凤,栏板上各刻山水,栏柱间各嵌小窗,窗上各刻花木。"

船中的雕花栏杆左右各有一对,栏柱各一根,栏板各一块,栏柱上各刻龙凤,栏板上各刻山水,栏柱间各嵌小窗,窗上各刻花木。

"船底刻‘舟行万里,其利断金’,船舷刻‘乘风破浪,直挂云帆’,船头刻‘一帆风顺’,船尾刻‘满载而归’。"

船底刻着“舟行万里,其利断金”,船舷刻着“乘风破浪,直挂云帆”,船头刻着“一帆风顺”,船尾刻着“满载而归”。

《核舟记》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精湛的技艺,展现了古人的巧妙构思和精湛的雕刻技艺,令人叹为观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