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教案


气概宏大,情感深沉

——高中语文《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深度解读

辛弃疾的生平及其词作鉴赏

辛弃疾,字幼安,号稼轩,是南宋时期一位杰出的词人。他的词风豪放,与苏轼并称为“苏辛”。辛弃疾的词作中,常常流露出一种壮志未酬、忧国忧民的情怀。

他在二十一岁时便在山东义军,后以超凡的勇气和智谋,率兵,历经重重磨难。虽为一代豪杰,然而命运多舛,他的忠诚和才华并未得到的充分认可。他的许多情感都通过词作得以抒发,形成了既气魄宏大又情感深沉的独特风格。

清朝的诗词评论家陈廷焯曾赞誉道:“辛稼轩的词作如龙,气概宏大至极,而情感又极为深沉。”其中,他三十五岁时所创作的《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便是这种风格的典型代表。

近代词学家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评价辛弃疾的词作时说:“幼安的佳处在于其鲜明的个性和广阔的境界。论其词风,既有清雅之波,又有豪放之气。”这一评价深刻揭示了辛弃疾词作中高洁豪放的个性和慷慨深沉的情感。

附原词:

水龙吟·登建康赏心亭 辛弃疾

楚天辽阔千里清秋,水随天际消失秋意无边。远望群山,如献上忧愁供人凭吊,似玉簪螺髻。落日映照下的楼头,孤雁悲鸣之声里,漂泊江南的游子怀揣吴钩把栏拍遍。然而无人能够理解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