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氏父女被罚36亿
合肥市庐江县泥河镇洋河村大汪院村民组,于十一月三十日见证了一个别样的收获场景。阳光洒在汪兴满所晾晒的手工挂面上,缕缕面香扑鼻而来。随着冬季农闲时节的到来,这里作为洋河挂面的发源地,正迎来传统手工挂面制作的繁忙时期。
汪兴满与齐美英夫妇二人正熟练地操控着每一道挂面制作工序,如和面、醒面、走片、切条和晾晒等。虽然现代化的机器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和面、压面等工序的负担,但面粉比例的调配、挂面的晾晒、分切以及包装等工序仍需手工精细操作。
现年72岁的汪兴满从祖辈开始便传承着挂面制作的手艺。挂面的最大特色在于其纯天然性,以其细腻且的口感深受当地群众的喜爱。即便岁月不饶人,汪兴满依然每日坚守在自己的工位上,即使仅能做50斤面,其忠实的老客户依然保持着稳定的销路。
洋河挂面不仅仅是一种食品,更承载了深厚的文化底蕴。从明朝时期江西婺源的手工挂面技艺传入黄山宏村,再到汪氏兄弟将此技艺带到庐江洋河大汪院村民组,这里的手工挂面制作传统得以延续。大汪院村在过去的岁月里,几乎家家户户都以制作挂面为生。
近年来,泥河镇为保护和传承这一传统手工艺,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如挂面匠人外出参观学习,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并增强继续制作手工挂面的信心。还积极上报财政资金项目,建设了新的作坊和晾晒广场等设施。
庐江县文化部门也给予了大力支持,洋河挂面制作技艺于2024年被列入第七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随着“非遗+产业”发展模式的实施,泥河镇正致力于推动非遗项目的创新发展,同时也为乡村经济注入了新的活力。
如此传统的制作技艺和产业发展模式在今日仍然得以保存和延续,为世人展现了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乡村生活的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