踌躇的意思是什么


汉字的魅力与微妙差异

汉字,作为文化的瑰宝,其历史源远流长,所组成的词组更是丰富多彩。在日常的生活与学习中,由于字形的相似或音节的相近,不少字词常常使我们读错或用错。

为了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汉字,小辞深入《辞海》这部百科全书,为大家带来了字词的正确读音和释义。除了基本的释义外,还附上了书证和出处,旨在让大家对汉字有更深入的认识。

提及“踯躅”与“踌躇”这两个词语,它们在日常写作与阅读中频繁出现。许多人对于这两个词的区分以及读音常常感到困惑。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彻底弄清楚、牢记在心!

我们逐一拆解:

对于“踯”,其读音为zhí,对应的繁体字是:躑。

而“躅”这个字是多音字:

读作zhú时,常用于词语“踯躅”;

读作zhuó时,意思是指足迹,进一步引申为事迹、业绩。在《汉书·叙传上》中的“伏周、孔之轨躅”,这里的“躅”就指的是足迹。再如苏轼的《送顿起》诗中,“岱宗已在眼,一往继前躅”,此处“躅”便是指事迹、业绩。

接着看“踌”,其读音为chóu,繁体字写作:躊。

而“躇”也是多音字:

chú的读音常用于词语“踌躇”;

chuò的读音则形容越级,不按阶次而行,如在《公羊传·宣公六年》中的“躇阶而走”。

特别要提的是“踯躅”这个词语,它的读音是zhí、zhú,形容的是徘徊不前的状态。在古乐府诗《孔雀东南飞》中有句:“踯躅青骢马,流苏金缕鞍。”便是运用了此词。

而“踌躇”,读音为chóu、chú,一方面形容犹豫不决、驻足不前的状态,另一方面也指自得,如成语“踌躇满志”便是后者含义的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