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头翁幼鸟怎么养


近日,一则关于普通人如何妥善处理与陌生动物相遇的案例,引起了广大网友的关注。就在今年5月,“大学生掏鸟案”当事人出狱后,公众对于妥善对待野生动物的态度有了新的认识,成都的张女士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学习的范例。

6月的某个午后,张女士在成都锦江区的天涯石菜市场外,偶然发现一只从约五米高的树上跌落的幼鸟。注意到周边有野猫出没,她担忧地说:“如果放任不管,这幼鸟恐有生命之虞。”于是,张女士怀着关切的心情将它带回了办公室。

同事们围观后,有人建议应先确认鸟的种类再作处理。有同事提出这可能是普通麻雀,可带回家照顾;但也有同事担心此鸟为珍稀物种,应立即通知动物保护部门。面对争议,张女士决定采取行动。

张女士小心翼翼地将幼鸟放入纸盒中,尝试以小米喂食但遭拒绝。她灵机一动,在一家外卖平台上购买了面包虫作为鸟食。她还寻求了鸟类专家的帮助以确认鸟的种类。

经过专家蒋志友的判断,此鸟确定为白头鹎的幼鸟。白头鹎是农林益鸟之一,属于“三有”动物,即保护的有益的或者有重要经济、科学研究价值的陆生野生动物。蒋志友进一步解释道,“三有”动物不应被私自饲养。

在了解情况后,张女士决定采取行动帮助这只幼鸟。她回到发现幼鸟的树旁,并观察到树上有白头鹎的成鸟在附近盘旋。由于高度较高,无法直接将幼鸟送回巢内。

一位过路女士建议为小鸟制作一个临时。张女士在菜市购买了塑料筐和铁丝。令她感动的是,商家们得知是为小鸟做窝后纷纷表示:“直接拿去,不收钱!”

在菜场内的一名热心老板更是亲自动手,爬上车顶用铁丝将两边的树枝绑拢,与两根树杈共同构成一个三角状的临时。他将塑料筐固定在其中间位置后,将幼鸟送入新“窝”。树上的成鸟叫得更加响亮,盘旋几圈后便与孩子团聚。

最后希望幼鸟能在这位心怀善意的陌生人及其众多友人的帮助下得以顺利成长直至翱翔蓝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