笛子制作正确尺寸
在远离城市的偏远山区和乡村,笛子爱好者们常常为找不到一支心仪的笛子而感到苦恼。他们或许没有注意到,就在他们的身边,生长着许多可以用来制作笛子的竹子。如果能自己动手制作笛子,那将是一个极好的解决方案。接下来,我将为大家详细介绍一种简单的制笛方法。
(1) 制作工具准备:
一把能够锯断竹子的小锯或刀子;
一个能够钻出孔的钻子或者可以将铁丝烧红后用于钻孔;
修空调孔的小或普通手工刀;
一把能够穿透竹子内节的长刀,或者将粗钢一头打造成半圆形并磨得锋利些的工具;
铅笔和尺子。
(2) 竹子的粗细与音孔、膜孔、吹孔距离的关系,请参考下表。
【注】各孔之间的距离均从孔的正中算起,而非孔边。尺寸以毫米为单位,如15毫米即为一厘米另五毫米。
上述的尺寸比例并非一成不变。例如,当竹子的内径稍有增减(一毫米左右)时,吹孔与音孔之间的距离也需要相应调整。若内径较大,各孔之间的距离需适当缩小;反之,内径较细时,各孔之间的距离则应加大。
(3) 制作流程:
选择合适的竹子材料。通常应选用老而坚实的竹子,且表面圆润平整、竹节小(数量多少无所谓)。按笛子的长度锯成节段。若竹身不直,可用火源(柴火或草火)烘烤弯曲处,待其热后浸入冷水中(以防弯度复原),待冷却后晾干。
打通内节,削平外节,力求内外光滑。若竹子粗糙不美观,可轻轻刮去一层薄皮。
根据竹子的内径和总长度决定调子。用尺子量好尺寸后,开始决定制作何种调子的笛子最为合适。
调音和控孔是制作过程中最重要也是最困难的部分。要准确控制每个音孔的尺寸,确保音准无误。
具体操作时,先控制好吹孔并堵上笛塞(或利用某个竹节作为笛塞),然后按照尺寸比例控制后续音孔的开挖。挖孔时先从小处开始,边试音边扩大,最后控制膜孔。两端的余料可随个人喜好选择锯掉的时间。
完成所有工序后,进行总体检查和调整,最后可上漆。这样,一支新笛子便大功告成了。
吹奏笛子的卫生注意事项
笛子是吹奏类乐器,注重卫生不仅对演奏者的健康有益,还能保护笛子免受损耗。
每次吹奏后,应将笛筒内的水分甩出。建议准备一个布刷,甩出水分后用布刷擦拭内部,然后放入盒或袋中保存。这样可以避免口水在笛筒内发酵发臭,导致笛筒腐烂。
笛子最好专人专用,避免多人共用导致疾病传播。
为了保持笛子的清洁度,建议定期进行擦洗。清洗时使用温水和少许肥皂,用软布在笛筒内来回擦拭。切勿使用过冷或过热的水和粗糙的布料,以免损伤笛子内部。
今天的制笛方法分享就到这里,明天我们将探讨笛子的选制和粘贴笛膜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