蚩尤为什么是三祖之一
约四千六百多年前,正值上古时代,即炎帝部、黄帝部与蚩尤部之间的激烈争斗时期。在这场大规模的对决中,炎黄最终取得了胜利,并将黎民百姓融入自身部族之中。关于蚩尤的称呼,众说纷纭。有人将其视为部落之名,有人则认为是九黎部落首领的名字。无论哪种说法,都存在着诸多疑问。
华夏文明的起源,通常被认为是炎帝、黄帝和蚩尤三部的融合。他们三人被誉为“三祖”。炎黄之名背后皆有深意,《史记》中提到黄帝有土德之瑞,《帝王世纪》中提及炎帝则以火德称王。但对于蚩尤的称呼,史书中却鲜有解释。甲骨文为我们揭示了一段残酷的历史真相。
在甲骨文之中,“蚩”字由“止”与“虫”构成,暗示着一种咬噬脚趾的小虫或蛇类生物。“尤”字则是由“又”与“一”组成,其中“又”代表右手,“一”可能象征着多余的东西,如多出的手指、皮肤病等。“蚩尤”的本义可能指的是多余的小虫或病态的存在。显然,这并不是九黎部落首领的自豪称呼,而更像是炎帝、黄帝部落对他的蔑称。这样的称呼很可能源于胜利者的骄傲与宣告。
战败后的九黎部落民众被称为“黎民”,社会地位极低。这里的“黎”字与黑色有关,暗示他们的身份标志——墨面黔首。“民”字在古代则与如今的意思截然不同,代表一种被刺瞎一只眼的人的统称。“黎民”实际上是的代名词。甲骨文中的民字字形恐怖,解读认为表示臣服时的状态。这也进一步证实了“民”作为的象征。
更为关键的是,蚩尤统领的“九黎”部落的本名可能并非此称,而可能是炎帝、黄帝部落给予的蔑称,意为九个因而被墨面黔首的部落。他们的命运是沦为,因此被称为“黎民”。炎黄大战蚩尤时,众多姓氏集团响应,形成“百姓”集团,而战败者则沦为。
无论是蚩尤还是九黎,这些称呼都不太可能是他们的自称,而更像是后来者的称呼或是炎黄集团的蔑称。历史的传承总是经过岁月的沉淀与演绎,曾经的真相早已淹没在历史的洪流之中。但这段残酷的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残酷的事实:历史,是胜利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