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次元偶像第三期


近日,为规范文化市场,广电总局于9月2日发出通知,旨在调整节目播出内容,以促进文艺评的权威性和专业性。该举措特别针对“偶像养成类”节目,坚决抵制违法失德艺人,反对唯流量论,抵制高片酬及泛娱乐化现象。

那么,“偶像养成类”节目究竟是什么呢?从根本上说,它是一类以“造星”为主的综艺节目,通常邀请擅长歌唱、舞蹈及演艺的青少年参与,并通过层层选拔、包装推广等手段打造出所谓的“流量明星”。这种模式化的培养方式往往导致选拔出的男生过于注重外貌,甚至出现“娘炮”现象。

据统计,国内目前有多达十余档此类偶像养成节目。其中,《偶像练习生》、《创造101》、《星动亚洲》等节目已成功推出众多备受追捧的艺人。这些节目的流行也引发了社会对资本在娱乐圈中作用的关注。

资本作为社会物质交换的基础,其逐利本性使得娱乐圈现了各种问题。在利益的驱使下,一些不良风气如泛娱乐化、定制演员、整容整形、阴阳合同、偷税漏税等现象频发。整顿娱乐圈乱象,必须从源头着手,即整顿资本的逐利行为。

要实现这一目标,需以传统优秀文化为指导,坚持中庸之道为审核尺度。只有这样,才能有效抵制以资本、市场为导向的不良风气,如泛西化、泛韩化、泛娘化等倾向。像嘻哈类说唱歌曲等过于消极的内容也不应被允许进入主流文化领域。

同样地,书法界的乱写乱画现象也亟待整顿。特别是大学教授们套用西方美学理论指导书法创作的现象值得关注。书法作为独有的艺术门类,必须坚守其“书写”的本质属性。任何脱离这一属性的行为都应受到审视。

广电总局的举措不仅针对具体节目内容,更是对娱乐圈乃至文化市场的一次全面整顿。这是对行业乱象的有力回应,也是对文化传承与发扬的坚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