缠论中枢的精确画法
前一部分,我们向大家介绍了笔的概念及其运用方式,而在这一部分,我们将进一步深入探讨中枢的概念及其绘制方法。
问题一:何为缠论级别
缠论级别从大到小包括季线级别、月线级别、周线级别、日线级别等多个层级。每个层级都代表了市场中的不同时间周期和趋势。
问题二:常用的缠论次级别关系
问题三:中枢的概念阐释
在缠论中,中枢是市场力量平衡的体现。在一个缠论级别中,由多个相互连接的笔构成走势,无论是上升还是下降,都会在某一段时间内形成的重复区域。这个区域就是中枢,代表着多空双方力量的反复拉锯和平衡。
问题四:标准中枢的模型解析
中枢从笔的角度看,是由上升笔和下降笔交替构成的模型。标准中枢至少包含五笔,其中第一笔和第五笔是同方向的,而每个中枢都包含两个高点和两个低点。
问题五:中枢的画法要领
画中枢的关键是找到重复的区域,即“高中取低,低中取高”的原则。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四个字的口诀:“次高、次低”来快速定位和绘制中枢。
图示:中枢的画法及扩展中枢的示例
问题六:扩展中枢的画法说明
实际市场中的中枢并不总是由五笔组成,有时会有七笔、九笔甚至更多。但无论由几笔组成,画中枢总是从前三笔开始。这些复杂的中枢我们称之为扩展中枢。
问题七:类中枢的概念介绍
当市场现三笔组成的中枢时,我们称之为类中枢。类中枢是市场中非常常见的现象,其第1笔为进入笔,第3笔为离开笔。类中枢和标准中枢一样,都是我们分析市场的重要依据。
案例与实践:以创业板和上证指数为例,详细讲解如何画出标准中枢,并辅以实操步骤。
至此,我们已经完成了两节的内容。预计再有两节课的时间,初学者就能初步掌握缠论的核心知识,并开始尝试分析手中的股票了。请大家多加练习,光看不练是没有效果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