宕在康熙字典解释


在七月十三日的深夜,众多B站用户正在享受着临睡前的网络冲浪,或是准备与平台一同度过这漫长的夜晚。突然间,视频内容变得无法访问。

凌晨两点,B站官方公告显示:“由于部分服务器机房发生故障,导致暂时无法访问。我们的技术团队已经迅速响应,排查问题并进行修复,目前服务已陆续恢复。”

此次故障波及网页版、App端以及小程序,服务器持续宕机超过半小时,引发了广大用户的热议,并意外地被推上了微博热搜,网友戏称“B站崩了”。随后,不少B站用户转战A站、豆瓣和晋江等平台,再次掀起了一波网络狂欢。

在常见的电脑故障中,“死机”一词常被使用,但对于知名网站或媒体服务器出现故障时,则通常被称作“宕机”。这次B站的事件便是如此。

“宕机”这一术语在口语中简称为down机,对应的汉字就是“宕机”。从英文发音来看,这个“宕”字的选用似乎有所来历。那么,为什么是这个“宕”字呢?

关于甲骨文中的“宕”字,其本意指的是石洞屋子。《说文解字》中提到:“宕,洞屋。”段玉裁解释说,“洞屋”是指可以通行的屋子,因为其四周并没有完全封闭。

林义光则指出,“宕”字所指的洞屋前后相通,这也可以引申为“过”的含义。基于这样的理解,“宕”字逐渐被赋予了“宽广”、“通过”、“飘荡”、“”、“拖延”等含义。

在服务器故障的背景下,“宕机”一词应运而生。有趣的是,很多人会将“宕机”误称为“当机”,虽然这是一种不规范的用法,但“当”字却有着独特的含义。

甲骨文中的“当”字,在读音dàng时,有“合适”、“抵押”等意义;而在读dāng时,则有“承受”、“主持”以及形容撞击金属器物声音的“叮当”等含义。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插曲,一些朋友可能会好奇,“叮当”不应该写作“叮口当”吗?为什么会是“小叮口当”呢?其实,“当”字早已被用作拟声词。

通过查阅历史资料,我们发现“当”字作为拟声词被用于形容玉、石、金属等器物撞击的声音。在《西游记》等文学作品中也有所体现。“口当”这个字似乎在输入法中消失了。

经过调查发现,原来这个字很早就被简化了。在1935年的《第一批简体字表》中,“噹”字被简化为带有口字旁的当。但因为争议,“字表”很快被收回,汉字简化也被搁置。直到1986年重新发布《简化字总表》,带口字旁的当才没有被收录。

尽管如此,对于广大网友来说这并不是什么大问题。无论是哪个版本的“叮当”,都不会影响他们对哆啦A梦的喜爱。

END

感谢您的阅读

珍惜每一个汉字的背后故事

汉字文化深不可测,每一个汉字都有其独特的韵味和故事。从古至今,汉字承载了文明的辉煌历史和灿烂文化。

虽然我们日常使用的汉字只有三千左右,但《新华字典》却收录了约八千个汉字;而现在的电脑手机等终端可以显示的汉字更是达到了三万多个。标准的不断更新和国际标准的不断扩展都证明了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

让我们一同探索汉字的奥秘和魅力吧!

敝帚字珍

我们希望与您一起守护并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