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怎么爆发的?带你一步步看个清楚!


安史之乱是中国唐代由唐朝将领安禄山与史思明发动的叛乱,也是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这场叛乱持续了八年(755年—763年),对社会经济造成了极大的破坏,尤其是北方地区遭到浩劫。

安史之乱的爆发有着复杂的社会背景和深刻的历史原因。首先,唐朝后期,政治腐败,宦官专权,藩镇割据的态势日益严重。唐玄宗晚年沉迷享乐,不理朝政,导致朝中奸臣当道,吏治败坏。其次,边疆将领权力过大,逐渐形成了藩镇割据的局面。安禄山身兼三镇节度使,手握重兵,对中央政权构成威胁。

此外,社会矛盾也是安史之乱爆发的重要原因。唐朝后期,土地兼并严重,贫富差距拉大,农民生活困苦,社会矛盾激化。安禄山利用这些社会矛盾,煽动叛乱。

公元755年,安禄山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迅速攻占洛阳和长安。唐玄宗仓皇逃往蜀地,唐肃宗在灵武即位,任命郭子仪、李光弼等将领平叛。经过八年的艰苦战斗,唐朝最终平定了叛乱,但国力已大大削弱,走向衰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