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珠澳大桥为什么不连深圳


每次提及港珠澳大桥的新闻,我总会在评论区观察到一些有关“亏本”的议论。仔细回想,似乎确实如此。虽然在前不久有幸踏足这座大桥,但除了零星几辆车之外,确实难以感受到其繁忙的景象。我明白战略的价值超越了一城一池的得失。

作为一个喜欢思考的人,我总会好奇关于大桥建设背后的故事。为何在建设时,没有考虑将深圳也纳入其中呢?于是,我开始在网上搜寻相关资料。没想到,原来在规划之初,真的曾有过这样的设想。只不过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一设想似乎成为了一种“遗憾”。

在规划大桥的初期,其实存在两种方案:单Y方案,也就是现在我们所看到的样子;以及双Y方案,其中包含了深圳的出口。广东方面自然是主推双Y方案的。但在当时的背景下,深圳的经济地位相对较低。例如在2004年,深圳的GDP甚至不及香港的零头。

尽管广东对双Y方案充满期待,但实际情况是,如果港珠澳大桥连接深圳,可能会对香港的经济产生一定影响。有预测指出,如果如此,香港可能会损失三分之一的珠海国际商贸订单。谁也未曾料到,仅仅十几年后,深圳的经济实现了飞速的增长。

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在港珠澳大桥还未通车的时候,深圳的GDP就已经超越了香港。到了2024年,深圳的GDP更是达到了3.68万亿币,远超香港的2.92万亿币。显然,深圳已经成了大湾区经济发展的风向标。随着深圳的迅猛发展,也开始规划连接深圳和珠海的方案。

比如已经确定实施的深珠通道,以及珠港澳大桥深圳连接段等项目。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前往珠海和深圳游玩的朋友们,都可以驾车行驶在港珠澳大桥上。那时,大桥必定会车水马龙,繁忙非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