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为啥老是眼泪汪汪的?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儿?


宝宝老是眼泪汪汪,确实让很多家长担心。这背后可能的原因有很多,需要结合宝宝的具体情况来看:

1. 生理性因素:

眼皮较薄或泪腺发育旺盛: 有些宝宝天生眼皮较薄,或者泪腺比较发达,稍微有点刺激就容易流泪。

鼻泪管未发育成熟: 大约在宝宝1岁到1岁半左右,负责排出眼泪的鼻泪管才完全通畅。在此之前,眼泪可能无法顺利排出,积聚在眼内就容易流出。

环境刺激: 灰尘、烟雾、强风、温度变化、光线过强等,都可能刺激宝宝娇嫩的眼睛,引发流泪。

2. 病理性因素:

结膜炎: 这是导致宝宝流泪的常见原因。眼睛发红、有分泌物(眼屎)、分泌物颜色异常(黄绿色)等都可能是结膜炎的信号。

角膜炎或结膜下出血: 角膜或结膜受到损伤,比如被小异物刮伤,也可能导致疼痛和流泪。

泪道阻塞或感染: 除了鼻泪管未发育成熟,还可能存在更复杂的泪道问题,如泪囊炎,这通常伴有眼泪多、有粘性分泌物。

倒睫: 睫毛向内生长,摩擦角膜,引起刺激和流泪。

眼疲劳: 如果宝宝长时间盯着一个物体看,比如看屏幕,也可能导致眼睛疲劳而流泪。

其他眼病: 如先天性眼畸形、眼外伤等。

3. 非眼部因素:

情绪表达: 宝宝感到不适、疼痛、受委屈、想要某个东西而得不到、或者只是想引起注意时,也可能通过哭泣来表达。比如打预防针、出牙不适、身体轻微不适等。

过敏: 对环境中的某些物质(如花粉、尘螨)过敏,也可能导致眼睛发痒、流泪。

家长可以怎么做?

仔细观察: 注意宝宝流泪时是否有其他伴随症状,如眼睛发红、肿胀、有分泌物、分泌物颜色、是否有异物进入、宝宝是否有揉眼睛或不适的表现等。

保持清洁: 用干净、湿润的纱布或棉球轻轻擦拭宝宝眼角,注意不要用力拉扯。

环境控制: 尽量避免让宝宝接触烟雾、灰尘等刺激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生理性鼻泪管阻塞: 可以尝试按摩泪囊区(鼻根内眼角处),用拇指和食指指腹呈“C”字形,从内眼角向外眼角轻轻按摩。

及时就医: 如果宝宝眼泪汪汪持续不断,或者伴有上述提到的病理性症状(如分泌物、红肿),或者家长无法确定原因,应及时带宝宝去看眼科医生,明确诊断并接受治疗。

总之,宝宝老是眼泪汪汪,原因多种多样。家长需要细心观察,区分是生理现象还是疾病信号,必要时寻求专业医疗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