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感冒身上烫为什么


许多家长都会观察到,有些孩子在感冒后几天就能恢复,简单备点就能应对;也有一些孩子一感冒就状况特别严重,常常伴随高烧、肿痛,甚至可能发展为肺炎需要住院治疗。这些孩子的感冒往往来势汹汹,病情反复,令家长们倍感疲惫。

这种现象的背后,与孩子体内的一种特殊状况有关,我们称之为“脾胃伏火”。什么是脾胃伏火呢?

脾胃伏火,是指孩子体内存在的一种“虚火”。当孩子受到外界邪气侵袭时,这种虚火会导致身体反应剧烈,尤其表现在肺经和呼吸道方面的症状。在中医的五行学说和经络学说中,脾和肺是相互关联的。脾胃的伏火容易导致肺部问题,表现为频繁的呼吸道感染,且每次病情都较为严重。

除了感冒时的明显表现,这些孩子平时也有一些伏火的迹象,例如:口干舌躁,常常渴水;面色发红,特别是额头和两颊;干燥,排便困难;容易上火,出现口腔溃疡、咽喉肿痛等。

这样的孩子与人们常说的脾胃虚寒的孩子不同。他们并非因为受凉而感冒,而是体内有“火气”,属于虚实夹杂的体质。虽然经常上火,但也是一种体虚的表现。

在门诊中,我遇到过一个这样的孩子。与其他孩子相比,他每次感冒都特别严重,高烧难退,甚至多次因肺炎住院。季节,其他孩子可能只是轻微咳嗽、发烧两天就能康复,而这个孩子一旦生病,家里就必须做好“大战”的准备。这不仅影响了家长的工作,也让孩子承受了巨大的痛苦。

通过观察孩子的舌象,我发现舌苔厚腻、舌尖发红,这正是脾胃伏火的典型表现。结合孩子的病史和其他症状,我确定这“一把伏火”正是孩子每次感冒都如此严重的根本原因。如果不加以调理,孩子将来的病情可能还会如此反复。

针对这种脾胃伏火,中医有独到的调理方法。北宋儿科名医钱乙在《小儿要证直诀》中记载了一张方子,名为“泻黄散”。这个方子能够清热泻火、调理脾胃,针对脾胃伏火引起的问题有很好的效果。

泻黄散的主要材包括:石膏,用于清热泻火;防风,帮助疏风解表,清除外邪;甘草,调和诸,缓解性;藿香,调节孩子的胃肠道功能;白芍,缓解脾胃的紧张状态。这些材共同作用下,能够清泻脾胃伏火,对容易感冒的孩子有着根本性的改善作用。

在泻黄散的基础上,根据孩子的具体体质和症状,我适当加减材以增强调理效果。经过几个疗程的调理,孩子的情况明显改善。不仅感冒次数减少,就算偶尔生病,症状也不再那么严重。更重要的是,孩子的脾胃得到了调理,饮食和睡眠改善,体质也更强壮了。

家长们需要注意,脾胃有伏火的孩子容易出现感冒严重、、咽喉肿痛等症状。如果孩子每次感冒都特别严重,可能是因为体内的“伏火”没有清除。通过中医调理,可以有效清理孩子的脾胃伏火,减少感冒的严重程度,帮助孩子改善体质,远离反复生病的困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