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菜为什么不香不好吃
有些人做饭手艺欠佳,却浑然不觉。我家邻居的孩子,从小看着长大,一直偏瘦,疑似营养不良。进入高中后,他住校吃食堂,出人意料地体重飙升。问及原因,他答学校饭好吃。初闻此言,我颇为惊讶,因为我深知学校饭菜虽能饱腹,但绝对不算美味。
直到第一次去他家做客,亲眼目睹其烹饪技艺,方知孩子所言不虚。
首次见识其炖鲤鱼,不加炝锅、不煎不炸,直接啤酒炖煮。出锅时只加盐、香菜和葱花,味道却只有咸与腥。
炒菜方面,无论是生菜还是丝瓜,一律采用豆瓣酱炒制。炒出的菜品乌黑发亮,火候不足,咽下时甚至有些割嗓子。
更令人费解的是炖鸡汤,居然加入生抽和大量姜块,结果汤味浓重,犹如胡辣汤。
真正是糟蹋了美食。孩子能健康成长至今真不容易,好在渐渐步入社会后,在家用餐的机会也会减少。
其实在家做饭想做出美味,只需改掉三个不良习惯。做菜要有规划,思考菜品的口感、造型等。以简单的蒸鸡蛋羹为例,想要达到何种口感?浇头用什么?都需要提前规划。
调味料的使用至关重要。一句老话讲,“好厨师一把盐”,调味才是菜品的灵魂。面对种类繁多的调味料,即便是经验丰富的厨师也不敢自称擅长所有。从基本的食盐、白糖、醋到各种特色调料,每一种都有其独特的特性和用途。如常见的蚝油,并非万能提鲜油,并非适用于所有菜品。做甜口菜时不宜使用蚝油,煮汤和做海鲜时也不宜添加。同样地,煮排骨汤或鸡汤时,只需姜和盐即可,过多调味料反而多余。调味料的运用需精准而有节制。
刀工和火候也是关键。刀工精细能确保食材处理得当,火候掌握则能让菜品口感完美呈现。如炖鱼汤时大火猛煮与砂锅慢炖效果迥异;肉丝粗细直接影响青椒炒肉的风味。因此掌握基本的刀工和火候是每个厨师的必修课。
总之只要掌握了这些基本的烹饪技巧并结合网络上的菜谱学习就能轻松做出美味佳肴相较于外面的饮食在家吃饭更为放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