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英歌为什么要拿蛇


正值春节佳节之际,英国伦敦伯灵顿拱廊街热闹非凡。2月10日这天,广东普宁南山英歌队在此举办了一场快闪演出,与当地民众共同欢度龙年春节。

讲到潮汕英歌舞,可谓一绝,这是潮汕地区所独有的特色舞蹈。英歌舞以戏剧、舞蹈和武术等形式展现出来,它的灵感源于《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梁山好汉化妆卖艺大闹大名府,英勇营救卢俊义。这一舞蹈不仅以矫健的身手和雄健的舞姿闻名,更在春节期间承载着驱邪祛恶、迎祥接福的美好寓意,深受当地民众的喜爱。

在英歌舞中,领舞指挥的角色尤为特别。时迁作为《水浒传》中的英雄人物,以其高超的轻功和鼓上蚤的称号而闻名,他在舞蹈中担任着重要的领舞及指挥任务。这位舞者身着黑白相间的鬼面妆扮,穿梭于队伍之中,负责前后左右的指挥动作。

值得一提的是,时迁在表演中常常手持一条蛇。这条蛇在英歌舞中承载了多重的含义和传说。一方面,它象征着潮汕文化中的神圣性,源自于古代潮汕地区的祭祀活动。在傩舞中,蛇被视为神秘而神圣的象征,因此被融入了英歌舞之中。蛇还代表着勇气和力量,舞者通过控制蛇的表演动作,向观众传达出他们的勇敢与力量。

蛇在潮汕地区被视为吉祥的象征,能够带来好运与富贵。在英歌舞中舞蛇的动作,不仅是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祈福行为,更是对潮汕地区悠久历史和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延续。

关于时迁舞蛇的传说也有多种说法。一方面,时迁作为机智灵活的角色,舞蛇动作代表了他身手的敏捷与迅速;传说时迁舞蛇也是为了将好运和财富带给人们。尽管这些传说没有统一答案,但英歌舞中加入时迁拿蛇的表演动作确实增强了舞蹈的观赏性和趣味性。

潮汕英歌舞以其独特的表演形式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吸引了众多观众。无论是矫健的舞姿、神圣的蛇象征,还是传说背后的故事,都让这一舞蹈形式更加深入人心,成为潮汕地区春节期间不可或缺的文化盛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