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与千寻寓意及启示
《千寻与千寻》的序幕已在内陆缓缓拉开,身边的人们纷纷感叹:终于再次重逢,这波青春回忆再度唤醒了我们的情感。
自初次亮相以来,已经过去18年之久。18年前,许多人的年纪尚小,他们尚未能在荧幕上邂逅这部作品,随着时间的流转,通过互联网的桥梁,他们与千寻、白龙、无脸男等角色相识相知。
在这漫长的18年里,无数次的重温都仿佛能让人回到初见时的那份热情与感动。为何时隔多年再次上映仍能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呢?在《千寻与千寻》的放映信息中,我们看到了这样的评论:
小时候看时沉醉于那奇幻的美景与不可思议的想象,而今再看,所见的皆是现实与自我内心的映照。这是宫崎骏为成年人编织的一场梦,他并非诉说所有美好,而是静静陪伴在你的身边,陪你走过一段旅程,然后目送你继续前行。
理解了童话背后的真实寓意,也就意味着我们正在成长…
故事伊始,千寻跟随父母踏入了一个神秘的世界——汤屋。汤屋仿佛是孩子们闯入成年的一个缩影。这里有一条铁律:“凡是没有工作的人,都会被汤婆婆变成动物”,只有劳动才能换取存在的价值。有网友感慨地说,小时候看汤屋觉得是一个奇幻世界,但工作后却发现其中投许多真实的影子。
千寻就像是每个人初入职场时的写照:她笨拙而又慌张,拜访汤婆婆时不知道先敲门,需要前辈的提醒才会道谢。在汤屋,有威严无情的上司、有窗边观望的同事,还有默默无闻却努力工作的小煤灰。这里自有一套世界的法则。
千寻的原型源自于宫崎骏的灵感迸发。他曾说,他是特意将千寻塑造成一个平凡的角色,让每一个10岁的女孩都能在其中看到自己的影子。她并非天生丽质,一开始娇生惯养且有些怯弱,但为了救出父母,她必须在汤屋学会“活下去”的本领。
在故事中,千寻需要寻求汤婆婆的帮助以获得一份工作,但前提是必须放弃自己的姓名。在汤屋,人们日复一日地重复着工作,久而久之便忘记了本来的自己。电影名为《千寻与千寻》,小千失去名字、又重拾名字的经历仿佛是人们在生活中迷失自我又找到自我的缩影。
《千寻与千寻》虽是给孩子们的动画,但其中的人物形象并非简单黑白分明。最令人难忘的莫过于无脸男。我们原以为自己会是千寻,但最终在无脸男身上找到了共鸣。许多人表示,自己最喜欢的角色就是无脸男,大概是因为他在电影中真实地反映了我们自己的影子吧。
食物在电影中不仅仅是满足肚子的需要,《千寻与千寻》中对于食物的描写背后都有着丰富的象征意义。像“不要再吃胖了, 否则你会被杀掉的!”这句台词更是时常被人们提起作为减肥时的警句。《千与千寻》里所呈现的无节制吃食代表着人类原始而疯狂的“贪欲”。
电影中还有许多关于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隐喻。如腐烂神和河神的形象所传达出的环保信息以及白龙因失去家园而流离失所的情节都让人深思。
在电影的千寻面临着世界的残酷现实:父母被带走、所有事情需要自己扛。然而这个世界同样充满了温情。在冒险的旅途中她遇到了许多善良的朋友并得到了钱婆婆赠送的彩色头绳作为护身符。这护身符代表着大家共同的努力与守护。
《千寻与千寻》既是一部刺激又奇幻的冒险之旅也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一段人生旅程。失去、寻找、未来或许不能再见但这些相遇最终都成为成长的财富。《千寻与千寻》告诉我们成长是一趟单程列车有去无回但你可以是勇敢的千寻只要勇敢地做出选择。
善良、热诚、付出、学会爱这些儿时的本能就像千寻一样永远伴随着我们长大。即使我们已长大也不应丢弃这些美好的品质而应继续前行在人生的旅途中不断成长与进步。
如今的宫崎骏依然保持着对创作的热忱与激情就像他所说的那样:无论身处在何种艰难或残酷的时代都应活得像个人挺直脊梁不断前行。《千寻与千寻》就像是冲破水面驰骋海里的列车在这段不可知的不可回头的旅程中你我共同走过希望一切都还安好正如那句台词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