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成语故事,让你大开眼界!
好的,这里有十个成语故事,它们不仅寓意深刻,而且情节曲折,能让你大开眼界,领略古人的智慧与生活百态。
第一个是“画龙点睛”,讲的是古代画家张僧繇画龙,完成后忘了点上眼睛,别人劝他,他点后龙便腾空而去,说明关键部分的决定性作用。
第二个是“掩耳盗铃”,讲述一个人想偷钟,怕别人听见,于是捂住自己的耳朵去偷,比喻自己欺骗自己,明明是掩盖不住的事情偏要想法子掩盖。
第三个是“守株待兔”,宋国有个农夫看见兔子撞树死,就放下农具守在树桩旁,希望再捡到撞死的兔子,比喻死守经验,不知变通。
第四个是“刻舟求剑”,楚人坐船过江,剑掉入水中,他在船舷上刻记号,说“这是我的剑掉下去的地方”,等船停了再去找,说明拘泥成例,不知道事物变化。
第五个是“亡羊补牢”,羊丢失了才修补羊圈,虽然晚了点,但还能防止再丢,比喻出了问题以后想办法补救,可以防止继续受损失。
第六个是“指鹿为马”,赵高的臣子指着鹿说是马,秦始皇问群臣,不敢实说,说明颠倒是非,欺上瞒下。
第七个是“对牛弹琴”,比喻对不懂道理的人讲道理,对外行人说内行话,白费口舌,毫无效果。
第八个是“悬梁刺股”,孙敬读书怕困,用绳系头发悬在屋梁上;苏秦读书怕懒,用锥子刺大腿,形容好学不倦。
第九个是“塞翁失马”,老翁的马丢失了,邻居觉得可惜,他却说“这未必是坏事”,后来马带着盐回来,又被人偷走,邻居觉得祸事,他却说“这未必是坏事”,后来儿子骑马摔断腿,免于兵役,说明祸福相依,世事无常。
第十个是“三顾茅庐”,刘备三次亲自去拜访诸葛亮,请他出山辅佐,形容诚心诚意地邀请或拜访。
这些故事都蕴含着丰富的哲理,从为人处世到学习工作,都能给我们很多启发,确实能让你大开眼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