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字经谁作的,作于何年
四川眉山,一处历史悠久、山川秀丽的地方。这里有着名闻天下的三苏祠,是北宋著名文学家苏洵、苏轼、苏辙父子的故居。
眉城里,门口悬挂着一副楹联,描绘了苏氏三代的词坛地位:“一门父子三词客,千古文章四大家。”在历史上,没有哪一家能像苏氏家族一样,传承千古,成为佳话。
苏宅古井,是苏家生活饮用的水井,见证了这家人的千古佳话。抚今追昔,让人感慨不已:什么样的水,滋养了这三位圣贤?
三苏是唐朝移民在眉山的后代,家传源远。苏洵是战国纵横家苏秦、西汉关内侯苏武、唐代宰相苏味道的后代。他的祖父苏杲乐善好施,对朋友诚信;父亲苏序则是仁爱悲悯之人。
苏洵,字明允,号老泉,是大器晚成的典范。他早年游学四方,27岁时幡然醒悟,开始发愤读书,精研“六经”百家之书。而这一切,都与他的夫人程夫人有莫大的关系。程夫人是一个慈爱、端庄、贤淑的女子,对苏洵的转变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苏轼、苏辙两兄弟在文学上的成就,深受家庭影响。他们的教育、他们的才情,都源于这个充满文化氛围的家。苏轼的诗书作品、苏辙的政绩功业,都让人称赞不已。
苏轼是一个开朗、洒脱、气度豪迈的人。他的才情、他的人格魅力,都让人为之倾倒。他的仕途虽然坎坷,但他无怨无悔、随遇而安。他在黄州、惠州、儋州等地都有所作为,造福一方。
苏东坡的情感生活也极为丰富。他关心百姓疾苦,发起成立民间慈善机构;他怀念亡妻,写下了令人泪目的《江城子·记梦》;他与弟弟苏辙的感情深厚,他们的诗词往来充满了兄弟情深。
“三苏”的足迹、功德,虽然历经岁月,但仍然寄寓于民间,散播于海内外。他们的家风家传,更是超越了一宗一脉的意义,深深地融入进文化,传扬着历代传承的道德精神。
至今,“三苏”的故事仍然给予我们无穷的启迪。他们的精神、他们的情怀、他们的人生哲学,都值得我们学习和传承。让我们铭记“三苏”,让他们的精神永远流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