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校长一封信350字
在一个初冬的午后,我恰巧在校园里散步,遇到了几位高三的同学们正在亭子中交流。我与他们打了招呼后,他们却围了上来,问及一个关于学校体育馆的问题。
他们想要了解为何中午时段体育馆并不开放,以便他们可以打排球和羽毛球。虽然人多口杂,但我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统一意愿和强烈的渴望。于是,我建议他们,是否可以有一位同学将大家的意见整理成文字,我则帮助他们将信件呈交给校长。在众人的目光中,一位同学站了出来,大家都期待地看向他。
学生们将意见和诉求以文字形式呈现,相较于口头表达,更为周全清晰;他们的集体意见经过整合,形成了一封条理分明的信件。这就是我鼓励他们写信给校长的初衷和思考。
在12月4日的课间时间,这批学生带着写好的信件找到了我。他们十几个人一起,神情充满期待。我仔细阅读了信件,并赞扬了他们的高效率以及主笔同学的漂亮字迹。我也想到自己学生时代与校长交流的机会并不多,看着这些学生如此诚恳,我为何不创造一个与校长面对面交流的机会给他们呢?
于是,我提议由两名代表带着信件与我一起去校长办公室与校长面谈。在校长办公室里,我与校长沟通了学生的来意,而两个学生也表现得落落大方。校长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为他们递上茶水,营造了一个温馨的氛围。然而遗憾的是,当时并未留下这美好的瞬间。
校长认真阅读了学生的信件后,对他们的诉求有了详细的了解。原来他们想要在中午时段能够到体育馆进行体育活动。针对学生们的诉求,校长也给予了正面的回应和解释:
中午时段进行运动并不科学合理,因为刚吃完饭立即运动对健康不利;如果先运动后吃饭或者午饭时空腹进行运动同样也是不适合的。由于体育馆的空间有限,中午时段开放会容易出现拥挤现象,影响到运动的舒适性。
在娓娓而谈中,校长与学生坦诚地进行了沟通。他没有采取高压的姿态,而是以一位长者的身份循循善诱、谆谆教导。学生们也接受了校长的建议。校长也提醒学生们思考除了运动外是否有其他更好的度过中午时段的方式,如午休、阅读等。他还特别拜托两位同学传达他对同学们处理事情方式的肯定,并帮助解释引导其他同学的理解。
在教育的各个角落里,师生关系在不断的交流与互动中产生。抓住教育的契机,给予足够的尊重、爱护和理解,老师的真挚情感一定能够被学生所感知。老师的姿态越低沉,越能形成一种有效的教育支撑。
了解学生就像了解鱼儿的习性和鸟儿的歌声一样重要。只有真正读懂孩子,才能读懂教育;只有读懂教育,才能读懂我们自己内心的世界。良好的师生关系是良好教育的基础;而良好的关系从老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中开始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