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种人不宜喝煮梨水
梨子作为生活常见的佳果,不仅肉质饱满、鲜美,还蕴藏着丰富的营养价值。它更是具有清火润燥、止咳化痰的功效。在我国传统医学名著《温病条辨》中,由清代医家吴鞠通所著,就曾提到五汁饮对于止渴生津的功效显著,其中便包括了梨汁的应用。
每到冬季的干燥季节,它仿佛成了一道养生的良方,许多人用梨子煮水来滋润肺部、缓解咳嗽。北京中医大学东方医院儿科的首席专家郝宏文告诉我们,从性上来说,梨的味甘且微酸,性质却属凉性,有清热解毒的效果。它的味道甘甜微酸,酸甘可转化为阴气,因此具有生津、滋润干燥、化痰的作用。梨子入肺、胃二经,主要用于清除肺、胃的热量。
它可以用于因内热引起的、气喘、痰色发黄等症状,同时对胃热明显引发的食欲旺盛也有一定效果。不仅如此,它还适用于因热病导致的阴伤或阴虚引起的干咳、口渴、痰液不易咳出以及便秘等情况。而对于温燥之邪导致的干痒、干咳以及舌红口干等症状也有良好的缓解作用。简单来说,梨子对于肺胃实热、肺胃阴虚以及温燥犯肺所引发的干咳等状况均有很好的应对效果。
然而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因风寒引起的咳嗽、痰湿痰热咳嗽或是因病毒感染等原因引发的咳嗽,单纯依赖梨水可能并无明显效果,甚至可能产生反效果。郝宏文专家特别强调,对于面色不佳、脾胃虚弱、畏寒怕冷的人群,过多食用梨子并不适宜,特别是在深秋及寒冷的冬季。对于那些宝宝面色发黄且暗淡,或是体型虚胖并伴有喉中痰声不断的情况,也不建议频繁饮用梨水。因为这两种情况多属于脾虚有痰的表现,而梨子性质偏寒,与脾的喜热恶寒特性相悖,对于脾虚的人群来说,多食只会更加损伤脾胃。
编辑:王鹿
校对:何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