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子》观后感:看完这部片子,我好像看到了自己!
看完《镜子》,我内心久久不能平静,那句“我好像看到了自己”不仅仅是一句感慨,更是深深共鸣的写照。影片通过几位家长因孩子问题而寻求心理治疗的镜头,将现代家庭中普遍存在的沟通困境、教育焦虑和亲子隔阂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主角李 Illumin,他作为一名成功的建筑师,却在教育女儿的问题上屡屡碰壁,他的严厉、挫败感,以及试图用控制来掩盖爱的行为,简直就是我身边许多朋友的缩影,甚至是我自己曾经的影子。
影片没有提供简单的答案,而是通过心理咨询师引导家长们反思,揭示了问题的根源往往在于父母自身的成长经历、未满足的需求以及固化的思维模式。看到李 Illumin在治疗过程中逐渐敞开心扉,回顾自己的童年,理解到女儿行为背后的心理动因,我开始反思自己与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我们常常不自觉地重复着上一辈的模式,却很少停下来审视自己是否真正理解了孩子,是否在用适合他们的方式去爱。这种自我审视的过程,虽然痛苦,却是成长的必经之路。《镜子》就像一面澄澈的镜子,照见了我们不愿或不敢面对的脆弱与不足,也促使我们思考,如何才能打破僵局,建立更健康、更充满爱的亲子关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