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年级长江古诗
东坡赤壁风景区探秘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讯(记者 )
“黄州因苏东坡的历史底蕴,成为千年古城;而苏东坡因黄州的熏陶,成为了唐宋八大家的一员。可以说,黄州与苏东坡相互成就。”在8月17日的“沿着长江读懂——湖北千里长江行”武汉都市圈探访活动中,探访团来到了黄冈市黄州区的东坡赤壁风景区,黄冈市赤壁管理处副李森给出了这样的评价。
探访团成员们踏入了美丽的东坡赤壁风景区。通讯员熊松 摄得画面记录了这一刻的宁静与庄重。
在微风拂面的江边,探访团缓缓走进留仙阁附近的碑阁。那里有“全国最大的苏轼书法碑林”,一排排书法石刻映入眼帘。
“苏轼,人称东坡居士,这里收藏的是他的书法石刻《景苏园帖》,共计126块,都是他一生中的书法精华,是一级文物。”作为东坡赤壁风景区的讲解员介绍道。在这座碑阁中,70余幅的苏轼作品令人瞩目,被人们称为“全国最大的苏轼书法碑林”。
李森进一步介绍,苏轼在黄州期间创作了59首与长江相关的诗词。《前赤壁赋》、《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等都是他在月夜泛舟游赤壁时留下的经典诗篇。他与长江息息相关,将自己的情感寄托在这片山水之间。
驻足碑林间,探访团成员、武汉市某中学的学生张晓感慨万分:“这里简直就是‘书法天堂’,每一笔每一画都充满了情感和故事。”
李森表示,黄冈不仅是书法名城,《景苏园帖》不仅集苏书之大成,更体现了苏体书法的独特魅力与风韵。
“黄州是苏东坡的福地。”探访团的特邀专家、某大学旅游学院教授中评价道,“苏轼在这里经历了他文学和思想上的翻天覆地的变化。”
教授还解释了苏轼被贬黄州后的生活经历。他以劳动来消解经济上的困难,称自己的土地为“东坡”,并自称为“东坡居士”。这不仅是苏轼对生活的态度,也是他文学、禅学、书法、美食等方面杰出的贡献的起点。
“尽管生活贫苦,但简单却能带来淡然的愉悦。”王教授说,苏轼与僧人交往,探寻禅宗本质,追求真我。他的诗词中融合了儒释老庄哲学,同时他也热爱自然,走进山水之间。如《浣溪沙·细雨斜风作晓寒》就是描述他与友人早春游山时的情景。
在坡仙亭周围,绿树成荫。这些地方都是苏轼曾经留下足迹的地方。据《苏东坡黄州作品全编》记载,他在黄州期间共创作了738篇作品。他以真实的生验为根基,开创了人生新高度。
探访团成员、武汉某大学的学生周楚对此表示认同:“站在这里感受着江风习习,真的令人心旷神怡。尽管被贬于此,但苏轼没有自暴自弃,反而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