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是气出来的吗


洞察病情之根本,必须先洞悉其成因。

疾病的生发、演进与消退,均是在一定因素的引动下,体内正气与外邪间复杂的结果。中医强调“正气内存,邪不可干;邪气相凑,其气必虚”。同时亦认为,疾病的产生必然有所因由。

帕金森病的演进主要是由外部侵袭与内部失衡双重作用的结果。病邪的侵犯和正气的虚弱,两者都是不可或缺的因素。邪气与正气的贯穿于疾病的全过程,两者相互联系又相互,共同推动疾病的进展。邪气与正气的较量,以及它们力量的对比,常常决定着疾病的发展方向和最终结果。

· 外因篇·

“六邪气”在帕金森病的进程中扮演着一定的角色。正如《素问·至真要大论》所述:“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此处的“风”主要指外界之风。明代医家楼英在《医学纲目》中描述,“风颤者,风入肝脏经络……”指出外感的风、寒、湿之邪,可阻塞经络,导致气血运行不畅,筋脉失养,从而引发帕金森病的症状。

· 内因篇·

正气亏虚在帕金森病的发病过程中占据主导地位。在正常情况下,若脏腑功能正常,气血充盈,常能抵御外邪的侵袭。当正气不足或外邪的致病能力超过正气的抗病能力时,便容易发病。导致正气亏虚的原因众多,如先天禀赋不足、年老体衰、情志过激、饮食不节、劳逸失当等。

具体而言,年老体弱可导致五脏俱虚,肝肾功能减退,筋脉失养;情志过激可伤及五脏六腑,导致气机失调,筋脉失养;饮食不节可损伤脾胃,运化失常,聚湿生痰;劳逸失当可致气血生化不足,筋脉失养。久病体虚亦可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血阴阳失调,筋脉失养。

中医典籍对帕金森病的病因有着深入的探讨。中医认为,任何临床症状和体征都是患者在某种病因影响下产生的异常反应。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中医通过探求病因,以临床表现为依据,分析病证的症状、体征,推求具体病因,为治疗用提供依据。

故而,中医学在研究帕金森病的病因形成和致病特点的亦深入探讨各种病因所致帕金森病的临床特征。这样方能更好地指导帕金森病的诊断与治疗工作。

理解并掌握疾病的成因是治疗的关键所在。只有深入分析、准确把握,方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