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蚕丝填充物的弊端
近期,北京市消费者协会对市场上销售的蚕丝被产品进行了深入的比较试验,旨在为消费者提供关于蚕丝被质量的真实信息,以指导消费选择。试验样品由协会工作人员以普通消费者的身份,从北京的商场、超市以及网络购物渠道随机购买,覆盖了上海、江苏、浙江、福建、北京等多个省市,共49家企业生产或经销的50种蚕丝被样品,购买价格从低到高不等。
经过细致检测,结果显示在测试的50种蚕丝被样品中,有40种样品在所有测试项目上均达到了标准要求,占样品总数的80%。也发现了一些问题,主要集中在产品标识、纤维含量、填充物质量等方面。
在产品标识测试中,有7种样品的使用说明不符合标准规定。有些样品没有明确标注填充物的纤维成分和含量,有些未标注填充物的长度和公定回潮率质量等关键信息。消费者在选择时应仔细核对这些信息,因为它们直接关系到产品的质量和性能。
在纤维含量测试中,有2种样品的纤维含量标注与实测值存在出入。例如,某品牌的蚕丝被标注为100%桑蚕丝长丝,但实际上却含有100%的柞蚕丝。柞蚕丝相较于桑蚕丝而言较短、较粗,色泽较深,常常需要经过化学处理以达到褪色效果。其手感较粗糙,光泽较暗淡,做成的蚕丝被相比桑蚕丝可能不太贴身。消费者在选择时应了解蚕丝的来源和特性。
关于填充物质量偏差率测试,有4种样品不符合标准规定。这些不合格样品的填充物质量偏差率在-25.2%到-3.4%之间。有2种样品的填充物压缩回弹性低于标准规定。这些指标反映了蚕丝被的蓬松状态和回复性能。消费者在选择时可以轻微按压被体感受其回弹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