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行业什么意思


当下,关于互联网、新媒体等新兴行业,广泛流传着一种“青春饭”的说法。人们对此众说纷纭。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针对这一现象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超过六成的受访者认为自己所处的行业更青睐年轻人。

在受访的人群中,有一部分年轻人已经开始感受到行业对年轻员工的偏爱。北京某互联网公司的程序员杨磊(化名)刚加入互联网行业满一年,他所在的部门基本都是35岁以下的员工。他认为,不仅仅是互联网行业,演艺、体力劳动、体育以及电竞等行业也确实更偏爱年轻人。但与此他也提到并非所有行业都是这样。

上海某生物制公司的职员赵普(化名)则从另一个角度进行了分析。他认为,对于那些需要高强度工作或者需要不断汲取新知识的职业,更倾向于年轻人。他还指出,模特、网络主播、空乘等职业在受访者看来更青睐年轻人。运动员、舞者、计算机从业者、新媒体从业者等职业也在这一趋势中占据了一定的比例。

南开大学管理学院的副教授蒋建荣对此现象进行了深入解读。他认为,单位在用人时,更多的是考虑的发展。对于一些工作性质不需要过多工作经验积累、对体力要求较高的行业,更倾向于年轻人。年轻人的思想活跃、开创性强,因此创新型的企业也更喜欢新人。但同时他也指出,任何一个行业都不会只年轻人,企业会按照一定的规律构建员工梯度。

除了上述观点外,还有一部分受访者认为职场老人也有其不可替代的优势,行业不应有年龄。他们认为经验丰富或者技能高超的老员工是公司的重要资产。赵普就提到:“年轻人虽然体力和脑力都很充足,但经验或技能还比较欠缺,需要一个传承的过程。”蒋建荣也赞同这一观点,他表示企业的发展需要老人的指导和传承。

也有受访者认为年轻人观念新、知识更新快,对于新兴行业而言是重要的人才资源。但也有人觉得老员工有时候可能固步自封,容易被行业淘汰。对此蒋建荣提醒道:“无论年龄大小,只要有能力并且不断学习和进步,就能在行业中立足。”同时他也提醒有经验的工作者要注意自身健康状况和思维方式是否与时代同步前进。总之不能单纯地只看表面现象来理解这一社会现象的发展内涵需要深入了解不同年龄阶段从业者的真实情况和他们的优势和劣势才能真正把握这一趋势的背后逻辑和发展方向让人们更多地关注和思考这个问题从而更好地应对未来的挑战和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