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产量和利润咋求


在企业运营中,会计部门有时会被忽视,因为会计术语的专业性让非专业人士难以理解。尽管管理人员可能不直接关注会计细节,但他们绝对重视成本。在我之前的一次经历中,遇到一次总经理召开的成本会议,财务部并未被邀请,但成本的高低却是每个部门都必须关注的核心。

为何经营管理者如此重视成本?因为成本直接关系到企业的利润。无论我们是否具备财务知识,一个简单的逻辑告诉我们:产量越大,单位成本越低,利润理应越高。这一观念与成本核算方法息息相关。按照我国的会计准则,企业应采用完全成本法核算产品成本,其中包括直接材料、直接变动成本以及厂房设备折旧等固定成本。

当每月产量为1000件时,单位产品固定成本为50元/件,单位毛利也是50元/件,利润为3万元。而当产量增至每月1250件时,单位产品固定成本降为40元/件,单位毛利增加至60元/件,利润上升至4万元。看似固定成本和费用水平不变,产量增加利润也随之增长,但实际上有250件的库存产品尚未销售。这部分库存承担了1万元的固定成本(即每件库存产品吸收了40元的固定成本)。总成本费用并未真正减少,只是部分固定成本被延迟反映在了利润计算中。只有当销售数量也增加时,利润才会真正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