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山皮和冰皮大不同,口感和做法都不一样,你了解吗?
是的,我非常了解桃山皮和冰皮在口感和做法上的显著不同。它们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广式点心皮,主要区别在于原料构成、制作工艺、最终口感以及适用范围。
冰皮(Bingpi):
冰皮的主要原料是糯米粉,通常会混合粘米粉、澄粉,有时还会加入澄粉或少量面粉来调整硬度。制作过程中,将粉类与水、糖以及一些增稠剂(如玉米淀粉、木薯淀粉)混合蒸制成熟,然后冷却。冷却后的冰皮质地柔软、光滑、Q弹,带有淡淡的米香,且因为含有水分,口感湿润。由于冰皮不需要油炸,制作相对简单快捷,且热量较低。它可以包裹各种馅料,如豆沙、芋泥、红豆沙、甚至西式馅料如奶油、巧克力,制作出口感多样的小吃,如鸡蛋仔、糯米团、雪花酥等。
桃山皮(Taoshan Pi):
桃山皮则是一种更为传统的点心皮,其名称来源于日本,但已在中国广受欢迎。它的主要原料是面粉(通常是中筋粉或低筋粉)、糖,以及关键的油脂(猪油或黄油)。制作时,面粉和糖混合,然后分次加入融化的油脂,揉搓成光滑的面团。这个面团需要经过“醒面”和反复“开酥”的步骤,将面团擀开、折叠、擀薄,反复多次,使得面筋和油脂充分融合,形成层次分明的结构。桃山皮制作工艺相对复杂,耗时较长。最终成品的桃山皮口感极为酥松、绵密,层次分明,黄油或猪油香气浓郁,且由于经过烘烤或油炸,口感偏干爽。它非常适合包裹豆沙、莲蓉、芋泥等馅料,制作成月饼、蛋黄酥、凤梨酥、老婆饼等。
总结来说,冰皮以糯米粉为基础,口感湿润、柔软、Q弹,制作简单快捷;而桃山皮以面粉和油脂为基础,口感酥松、绵密、层次丰富,制作工艺复杂。这两种点心皮各有特色,满足了不同食客对口感的偏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