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旧与利润的关系
深交所投资者教育中心专栏文章
上市公司财务报表——企业经营的三宝
上市公司三大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它们不仅仅是数据的堆砌,更是企业经营状况的真实写照。透过这三张报表之间的逻辑关系,我们可以洞察企业的经营实质,发现隐藏在细节中的关键信息,为投资决策提供重要依据。
说到“把净利润做好”,许多上市公司会采取一些策略来优化财务报表的表现。比如,通过调整信用来减少应收账款的坏账准备,或是变更会计估计以调节企业利润。面对这些复杂的财务手段,投资者往往感到困惑,难以辨别真假。那么,如何在繁杂的财务信息中捕捉到那些关键的“细节”呢?让我们从利润表出发,深入剖析三大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寻找那些可疑的“线索”。
一、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之谜
资产负债表上的每一项资产,都是企业未来收入的源泉。这些资产在使用的过程中会逐渐转化为利润表中的成本费用。以固定资产为例,当企业使用固定资产进行生产时,一方面会生产出产品并通过销售产生收入;固定资产的账面价值会逐渐减少,以折旧费用的形式出现在利润表的成本或费用部分。这种勾稽关系可以帮助投资者分析财务报表的变动是否合理,从而识别企业利润中的真实成分。比如,当企业固定资产投资增加,同时利润表和资产负债表上的固定资产原值和净利润都有所上升时,投资者就需要关注折旧费用是否合理,企业是否通过调整折旧来影响利润表现。
二、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双重视角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都是反映企业特定时期的报表。它们共同揭示了企业的能力,但角度不同。利润表展示了企业的收入、费用和利润情况,而现金流量表则反映了企业的现金流入流出情况。比如,两家收入相近的企业,可能因为销售策略不同,在现金流量表上表现出巨大的差异。一家企业采用赊销方式,可能会产生大量的应收账款,而另一家企业则通过预收货款来确保现金流入。这种情况下,投资者自然会更青睐于现金流状况良好的企业。
长期的观察更能揭示企业的真实面貌。如果企业的业务模式稳定,其收入的增长应当伴随经营现金流入的增长。如果一家企业收入持续增长,但经营现金流入却没有相应增长,那么投资者就需要深入分析其财务报表,看是否存在企业通过某些手段“美化”了报表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