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交试验结果表中的K和k怎么计算


塑料配方设计的正交试验法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核心步骤:

明确试验的目的和所要关注的指标。这一步是配方设计的基础,旨在确定希望通过试验达成的目标,如提升塑料的拉伸强度、改善阻燃性能等。还需要确定衡量试验结果好坏的具体参数,如产品的合格率、硬度数值等。以生产户外塑料座椅为例,若追求座椅的耐用性和耐候性,那么拉伸强度和耐候性就成为关注的试验指标。

接下来,分析并确定影响塑料性能的关键因素及其水平。这些因素可能与试验目的紧密相关,如阻燃剂的种类和添加量、增韧剂的类型和添加比例等。每个因素需要设定不同的取值范围或状态,即水平。这些水平的设定应基于过往经验、文献资料、供应商建议等进行合理设定,并要确保各水平之间有适当的间隔,以便观察不同水平对指标的影响差异。

选择合适的正交表是试验设计的核心。正交表可以根据因素的数量和每个因素的水平数来挑选。选择的原则是要确保正交表的因素数大于等于实际因素数,水平数与各因素设定的水平一致。例如,如果有3个因素,每个因素有3个水平,就可以选择L9(3⁴)正交表。

依据选定的正交表制定详细的试验方案。每一行正交表代表一组具体的试验条件,按照这些条件来制备塑料试样。例如,表中某一行可能指示:因素A(阻燃剂添加量)取10%,因素B(协效剂添加)为添加,因素C(加工温度)是200℃。然后严格按照这个配方组合混合原料、加工成型试样。

之后进行试验并采集数据。按照制定的方案逐一开展试验,测试试样的各项指标,如拉伸强度、阻燃性能、耐候性等,并确保数据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对试验结果进行深入分析。这可以通过直观分析法进行,计算每个因素不同水平下指标的平均值,通过比较确定最佳因素水平组合。也可以通过计算差值了解各因素对指标影响的显著性。尽管方差分析法更为精确,但步骤繁杂,在实际应用中可视需求选择。